化学镀Ni-Mo-P和Ni-P合金镀层晶化特征与腐蚀性能

来源 :齐鲁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shentai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镀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已广泛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同时化学镀层是否能适应恶劣环境,特别是腐蚀性环境也受到广泛的关注。本课题采用化学沉积法制备了Ni-P及Ni-Mo-P合金镀层,对比研究了不同成分的合金镀层经炉内退火和激光退火后,其晶化组织特征及腐蚀行为。采用SEM/EDS、光学显微镜及光学干涉法对镀层进行成分测定、表面形貌观察以及粗糙度分析;通过XRD衍射获得热处理前后镀层的衍射图谱,利用Jade软件拟合并计算,定量分析了镀层的晶化程度、晶化相的晶粒尺寸及相对质量分数;结合腐蚀失重试验、动电位极化和交流阻抗谱测试,研究了镀层的耐蚀性能及腐蚀行为,主要结论如下:Ni-9.19P(wt%)和Ni-4.63Mo-12.39P(wt%)镀层为非晶结构,Ni-4.11Mo-6.5P(wt%)为混晶结构。对于炉内退火处理,温度低于400℃时,Ni-4.11Mo-6.5P合金镀层只有Ni相结晶;在400℃或超过400℃时,镀层中发生Ni3P晶化反应,同时形成了Ni-Mo固溶体;晶化程度在600℃时达到88.13%。而Ni-P合金镀层在热处理温度为300℃时开始析出Ni3P相,温度达到600℃时,晶化程度为91%。在热处理温度相同的条件下,Ni-Mo-P合金镀层晶粒尺寸均小于Ni-P合金镀层。对于激光退火处理,扫描速度高于10 mm/s时,Ni-4.63Mo-12.39P镀层只有Ni相结晶,扫描速度低于或等于10 mm/s时,镀层中析出Ni3P相,并同时发生Ni/Ni-Mo相结晶,且析出的Ni3P相晶粒尺寸始终大于Ni/Ni-Mo相尺寸;扫描速度为6 mm/s时,Ni-Mo-P镀层晶化程度为82.11%。对于Ni-P镀层,其晶化过程随着扫描速度的变化,除了Ni-Mo相外,均与Ni-Mo-P镀层相似,扫描速度为6mm/s时,Ni-P晶化程度达到84.85%。Ni-P镀层中各相晶粒尺寸的变化情况为扫描速度从10mm/s到8mm/s,Ni3P相的晶粒尺寸大于Ni相的尺寸,但扫描速度为6mm/s时,Ni相晶粒尺寸反过来大于Ni3P相晶粒尺寸。在0.5 M H2SO4溶液中,无论炉内退火还是激光退火的Ni-Mo-P和Ni-P镀层的腐蚀形式均表现为均匀腐蚀。镀层的耐蚀性主要取决于退火后的显微结构特征,诸如所形成的Ni/Ni-Mo相、Ni3P相的尺寸及其相对数量。对于Ni-Mo-P镀层,其腐蚀机理主要与在H2SO4电解质溶液中Mo从Ni-Mo固溶体中的溶解有关。所有镀层均在刚刚发生Ni3P相晶化反应时耐蚀性能最差,进一步提高退火温度或降低扫描速度,镀层的耐蚀性能得到改善,Ni-Mo-P镀层的耐蚀性优于Ni-P镀层。在含有Cl-的HCl和NaCl溶液中,无论炉内退火还是激光退火的Ni-Mo-P与Ni-P镀层的腐蚀形式均为点蚀,镀层的耐蚀性则主要取决于其表面形貌状态,与“胞状物”的大小、致密程度以及镀层内的孔洞。经600℃高温退火的Ni-4.11Mo-6.5P合金镀层在10%HCl溶液中表现出优异的耐蚀性能;在3.5%NaCl的溶液中的EIS研究表明,在相同扫描速度条件下Ni-4.63Mo-12.39P镀层比Ni-P镀层具有更大的电荷转移电阻,并在扫描速度为12 mm/s时获得最好的抗点蚀的能力。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了工业机器人的正解问题和逆解问题,建立了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以机器人的运动学为基础深入研究工业机器人的误差模型和误差补偿算法。论文重点分析了影响机器人末端
含能材料热感度包含两种含义:一是发生热分解的难易程度(热分解感度);二是整体受热后发生爆炸的难易程度(热爆炸感度)。由于在各种能量刺激中,热是最常见、最普遍、导致事故最
随着CAD技术的发展,使用计算机在虚拟状态下对半挂油罐车建模和有限元计算已成为各厂家进行新车设计和已有车型改进时的首选方法。半挂油罐车的生产,已经从以前的“产量小、管
随着纳米技术、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器件的尺寸进入了微/纳米尺度。微/纳器件形成微/纳机电系统(MEMS)的同时,也带来微/纳器件界面传热问题。微/纳结构间的热量输运过程与宏观尺
为了有效治理深部巷道围岩难控制的问题,有必要对深部巷道围岩应力场的时空演化规律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在现场取芯、实验室试验的基础上对深部巷道围岩应力场的时空演化规律
石英泡壳成形是金卤灯电弧管加工的首道工序,它的几何参数即泡壳壁厚和管脚长度的误差将直接影响金卤灯光效,在其成形生产过程中对质量控制有着严格的精度要求。由于泡壳的形
瓦斯爆炸事故灾后调查及实验模拟发现,在巷道的拐弯、分岔处,破坏程度尤为明显。对煤矿瓦斯爆炸冲击波在巷道中的传播规律、以及冲击波对风流变化规律的研究,有利于预防、抑
金属注射成形(MIM)是生产中制造精密零件的一种近净成形技术,但是金属注射成形工艺需要模具进行注射成形,对于批量生产的具有复杂内腔结构的零件,存在模具制造难度高、成形困难、加工成本高、加工方法繁琐等缺点,甚至无法采用模具注射成形。采用水溶性盐芯可以实现零件的复杂内腔结构成形,而且水溶性盐芯可以在室温下通过干净自来水溶解脱除,脱除时间短,安全,绿色环保。本文的目的就是研究金属注射成形工艺用高强度的水
实验、模拟仿真不仅在生产中,而且在教学、科研工作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安全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有《矿井通风与安全》、《通风网络理论与技术
本文是以某型号半挂车为原型,主要研究元件的主要参数对能量回收效率的影响、三轴制动力的合理分配策略及不同的制动工况下制动能量回收效率。首先,对半挂车在制动过程中的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