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从技术、文化、社会三个方面对当代微影像特点进行分析,并总结出目前微影像存在的问题,为之后分析当代微影像与拟像理论之间的关系做好铺垫。其次梳理了鲍德里亚拟像理论发展阶段,并总结出仿真、超真实、内爆三大特征。再次通过具体案例说明拟像理论对于当代微影像发展的影响,论证了微影像遵循拟像发展规律的观点,分析出二者之间是相互构建,相互影响的关系。最后结合拟像理论和当代社会发展现状,对微影像未来走向进行考量:第一,主要结合拟像理论的消费性。微影像作为一种消费文化,是交流的必然阶段,社交化应用将会是微影像发展的重要路径。同时在消费社会,物的消费转为符号消费,并伴随着完整的产品服务。因此,要想发展微影像文化,需寻找市场短板,开发人性化服务。第二,主要结合拟像理论的内爆性。微影像作为影像文化产业新样态,在消费社会必然会向商品形式靠拢。同时拟像的内爆性会使各个领域之间界限消解,微影像势必会与更多领域交叉渗透,形成“微影像+”产业链。第三,主要结合拟像理论的仿真性。在仿真过程中,微影像将不再单纯地反映客观现实,更多的是美化实在,构建满足观众不断提升的审美愉悦的场地。随着泛娱乐产能不断增加,大众审美水平不断提升,为加强自身竞争力,微影像的品质和专业度的提升是必然趋势。总体来看,拟像理论所具有的理性启蒙和批判色彩,深刻揭示了当代社会的问题和现象,但是鲍德里亚对未来发展趋向多具有悲观情调和批判立场,随着时代发展,拟像理论也应与时俱进。本文结合鲍德里亚拟像理论和当下社会现状,为微影像的研究开启全新的视角和方式,并对微影像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