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春小麦耐盐性的研究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bbb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盐渍化是一个全球性的生态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多种作物减产,已成为限制世界和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小麦作为世界重要粮食作物,与其他作物一样,土壤盐渍化严重制约着小麦的生产。筛选、鉴定和推广耐盐小麦品种可以大幅度提高盐碱地上的小麦产量,对于开发利用盐渍化土壤,拓宽小麦遗传基础,筛选耐盐新基因,扩大麦类种植面积,提高单位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本研究以黑龙江省44份春小麦品种(系)为试材,以农业部NY/PZT001-2002《小麦耐盐性鉴定评价技术规范》为标准,以耐盐品种茶淀红
其他文献
<正>黎加厚教授由温家宝总理的一段讲话首先引出了中国互联网络的发展状况。中国网络的迅猛发展已超出所有人的想象,中国网民规模呈现持续高速发展的趋势,互联网已成为新闻传
充分利用GIS技术特点与优势,建立基于Internet的农田信息管理平台,可以有效地提高精准农业综合管理水平。本文采用Linux、PHP、Mapserver等一系列开源软件构建平台系统,利用G
水稻籼粳亚种间杂交衍生系谱是三明市农科所历时21年、4个选育阶段、涉及9个亲本和14个衍生品系而创制的,揭示其遗传基础,为培育实用型强优势籼粳亚种间杂交稻提供科学依据。本
作物的多数重要农艺性状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对于数量基因的定位至关重要。本试验以一批优良玉米自交系87-1遗传背景上综3的单片段代换系(SSSL)为试验材料,通过一年两点多重复试验对玉米7个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进行了QTL鉴定和杂种优势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08年冬季三亚试验点,在39个单片段代换系中检出52个玉米的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的QTL;2009年夏季郑州点,在35个单片段代换系
试验于2008-2009年在河南农业大学科教园区全自动防雨棚下测坑试验区进行,通过对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冬小麦生长发育调查、生理生态以及产量效应的分析,较系统地研究了不同肥力条件下生育后期水分亏缺对冬小麦的生理生态效应,主要结果如下:(1)土壤含水量随灌水量的增大和土壤肥力的提高而上升,高肥力土壤的含水量显著高于低肥力土壤,干旱条件下,施肥能提高土壤水势,从而提高土壤水分的有效性,是一部分原来对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