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微博、微信等微信息平台的崛起,人们的信息需求、信息获取习惯以及信息利用的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促使数字图书馆等信息服务机构纷纷将其服务延伸到微信息环境中,依靠移动设备和社交网络平台开展微服务。尽管目前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都开通了微服务平台,但开通微服务与能提供满足用户精细化个性化信息需求、让用户感知有用并持续使用的微服务之间有着很长的距离,现有的图书馆微服服务现状研究成果表明各图书馆提供的微服务内容、微服务功能、微平台特性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研究这些差异因素对微服务用户利用微服务的行为、满意度和感知收益等效果因素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式,有助于为图书馆微服务建设选择提升微服务效果的最佳路径提供理论依据和判定标准。本文对图书馆微服务的相关概念进行总结与界定,梳理了国内外图书馆微服务的研究现状,对本研究借鉴的信息系统成功模型理论进行系统地梳理,同时,选取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从微服务平台的开展情况、平台建设内容、平台功能、平台利用情况等方面系统的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微服务的现状进行调研,将调研结果作为测量指标的重要依据以及后续问卷设计题项的来源之一。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图书馆微服务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模型与假设,同时设计测评量表、设计问卷进行预调研,寻找高校图书馆微服务用户,对修正后的量表进行实证研究,利用SPSS和AMOS软件对回收的数据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和差异性分析。本研究发现,目前,各高校图书馆微服务平台开展情况差异较大。用户使用最多的微平台是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其次是超星移动图书馆APP,图书馆微博公众号的用户较少,另外也有部分用户会使用书生掌上图书馆、方正阿帕比等图书馆APP。从用户感知的高校图书馆微服务质量来看,用户认为目前高校图书馆提供的微内容比较容易理解,而微内容表现形式多样性和微知识内容的帮助性评价偏低;用户对微服务平台界面质量较为认可,而微平台的稳定性对部分用户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微服务平台的用户互动交流渠道是短板。从用户感知的高校图书馆微服务效果来看,受访用户对高校图书馆微服务的满意度、持续使用意向和用户收益评价较高,其中对能够在图书馆微平台建立学习交流圈的收益认同感稍低。从高校图书馆微服务效果影响因素来看,微服务质量、微内容质量、微平台系统质量会对用户满意产生直接正向的显著影响,且影响程度依次降低;用户满意对用户收益有直接正向的显著影响,同时微内容质量、微平台系统质量和微服务质量通过用户满意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用户收益;用户满意对持续使用意向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微服务质量、用户收益、微内容质量、个体认知,微平台系统质量影响最小。对于不同身份和不同使用情况的用户而言,部分变量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最后本文从微内容质量、微平台系统质量、微服务质量和服务宣传与引导等方面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微服务的提升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