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职教师的休息时间也在逐渐增加,为开展闲暇生活创造了条件。积极的闲暇生活是对生命本真的探求,是帮助中职教师缓解压力、提升能力,提高生活幸福指数的过程。因此,本研究考察了中职教师的闲暇生活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主要内容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本研究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国内外关于闲暇的研究及国内有关教师闲暇的研究。第二部分探讨了闲暇生活的理论基础,对闲暇、生活、闲暇生活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讨论了闲暇生活对中职教师成长的价值,能提高中职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提升中职教师的品性,促进中职教师情绪劳动的发展,丰富中职教师的专业实践知识,增进中职教师的专业认同。第三部分调查了中职教师的闲暇生活现状。发现中职教师闲暇时间不足,闲暇活动内容单调,类型单一,闲暇观念淡薄。闲暇时间的主观感受与闲暇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正相关,闲暇时间越充足闲暇生活满意度越高,而男性中职教师的闲暇时间多于女性中职教师,所以他们的闲暇生活满意度高于女性中职教师。第四部分分析了中职教师的闲暇生活现状。首先,中职教师能够正确认识闲暇生活的意义并且有规划闲暇时间的意识。其次,中职教师客观上缺乏闲暇时间,主观上不善规划时间;闲暇活动类型单一,提高性活动的参与度不高;闲暇生活意识存在偏差,满意度不高。最后,造成这些问题的因素有,工作时间过长,挤占了闲暇时间;收入水平不高,局限了闲暇活动内容;社会角色增多,减少并改变了闲暇活动;缺乏闲暇设施与同伴,限制了闲暇生活。第五部分从政府、社会、学校、家庭、个人五大方面出发,提出了对策,以提高中职教师的闲暇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