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休闲空间作为市民休闲游憩活动的依托和载体在日常生活中愈发重要。绿视率指标为空间绿量可视性的定量研究提供新的途径,同时,眼动研究起步较早,但涉及景观视觉质量评价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以绿视率为切入点,旨在了解人们对城市休闲空间的景观感知特征,探索绿视率、景观元素与景观评价之间的关系,为相关设计与管理提供参考。本研究在上海市徐汇区选择代表公园、滨水休闲区、社区休闲中心三种类型的徐家汇公园、徐汇滨江、康健绿苑为研究区域,采集20张具有不同等级的绿视率照片,分别统计每张照片场景中植物元素和非植物元素所占比例。通过对83名被试者的眼动和网络照片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双变量相关、偏相关分析等方法,对被试者的景观评价及其眼动数据、场景中景观元素比例相关性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一)城市休闲空间景观评价与绿视率显著相关,绿视率越高,景观评价指标都有相应的较高值。说明城市休闲空间多栽种植物丰富绿化,可以提升视觉景观品质,增加使用者对城市休闲空间的好感和景观评价。植物元素方面,被试者对一般对乔木的关注高于其他类型植物,灌木和草本植物受关注度较低且两类植物受关注度较接近,被试者一般对水生植物有较高的关注度。(二)景观评价、景观元素比例与眼动数据具有相关性。景观评价指标与乔木、灌木、水生植物、水面比例呈正相关,与硬质景观、视觉主导元素比例呈负相关。说明偏自然的景观元素有助于休闲氛围的营造,给人更多的美感与舒适度,偏人工的景观元素过多会减少人们对绿意的感知,甚至破坏空间的休闲氛围。同时,景观评价与乔木的关注点持续时长、关注点个数呈正相关;与行人的关注点持续时长、访问次数、关注点个数呈正相关;与视觉主导元素持续时长、访问次数、关注点个数呈负相关,首次关注时间呈正相关。说明人们关注乔木、行人越多,视觉主导元素越少,可能给出较高的景观评价。(三)分析热点图,可发现在绿视率较高的场景中,和植物景观、硬质景观相比,被试者更关注场景中的行人及视觉主导元素,即使行人或视觉主导元素在场景中显示很小,被试者也很快能发现并注视较长时间;同时,道路尽头、视觉中心线交汇点等也是关注较多的区域。(四)人口因素对景观评价的影响方面,性别对美景度、空间舒适度、休闲功能满意度影响显著,男性对这3个指标的打分高出女性0.2-0.3分,说明男性对城市休闲空间的景观评价略高于女性。本研究中,年龄和学历与景观评价无显著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