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叙事研究——以《西游记》为例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b3961048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身份观念在传统儒家思想土壤中,经过了几千年的孕育,已深深融入到作者的叙事思维中。叙事学兴起于西方,中国学者学习了外来的叙事学,并建构出中国传统叙事的范畴。但针对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身份叙事研究还很缺乏,殊不知这种身份观念折射出中国人独特的价值取向,它体现了中国叙事学的本土意义。身份概念成为理解中国古代叙事的一把钥匙。鉴于此,笔者将身份与叙事学理论联系起来,试图建构出身份叙事的相关理论。 本文首先从中西身份观念的异同出发,指出中国古代的身份观念具有泛血缘和尊卑等级观等特征,并以《西游记》为例,阐释中国的传统身份观。论文分别从叙事建构身份和身份影响叙事两部分探讨,具体分析文本中的象征符号、角色结构、神话和威权叙事来建构身份,并分析身份作为叙事动力,进而影响叙事结构。总体而言,本文从中国古代身份等级体系去探寻文本中的身份观,在宏观的中国古代文化语境中,通过分析具体文本,阐释身份建构与叙事之间的互动关系
其他文献
“病女”是女性文学中一个“常态化”的艺术形象。作为女性写作的重要主题,它不仅承载着还原女性生存真相,为压抑、缄默的“第二性”立传的使命,还负载女作家观照现实,探究自我,确
田霡(1653-1730),字子益,号乐园,山东德州人。生于顺治十年九月二十四日,卒于雍正八年十一月二十日。   他童年不幸,出生十月,父亲去世,母亲一人养育他成人。田霡自幼聪明,17岁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