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益肾养血方治疗Ⅲ-Ⅳ期肿瘤(脾肾亏虚气血不足证)癌因性疲乏临床研究

来源 :湖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lewei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初步探讨健脾益肾养血方治疗晚期肿瘤患者的癌因性疲乏脾肾亏虚,气血不足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以后中医药综合治疗癌因性疲乏提供临床借鉴及经验。方法:将60例筛查和排除的患者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接受了最佳的对症支持治疗,治疗方案为升白、促进胃肠功能、提高免疫力,营养支持,抗感染等对症治疗,一周为一个周期。治疗组基于最佳对症支持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服用健脾益肾养血方(每日1剂,自煎,400毫升,分上午和下午两次服用,每次200毫升,所有服用中药全部来源于湖南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中药房,一个周期为一周),两组患者共观察6个疗程,整个过程观察患者疲乏量表得分、KPS评分、中医临床症状、C反应蛋白(CRP)值、血常规、肝肾功能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1)疲乏量表得分:治疗中的治疗组及对照组均较治疗前下降,但两组较治疗前下降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较治疗前下降的比较差异经统计学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对减轻疲乏程度的疗效需用药6周后较对照组有优势;(2)KPS评分:治疗后治疗组KPS评分有效率(提高+稳定)为96%;对照组有效率为8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临床症状: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显效+有效)为93%,对照组有效率为76%。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在改善患者疲劳乏力、食欲不振,失眠,腰膝酸软方面,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4)C反应蛋白值(CRP):两组CRP值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血常规:根据对血常规中各项指标减少情况的统计,发现治疗组血红蛋白减少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白细胞、粒细胞、血小板减少发生情况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6)不良反应方面:在胃肠道反应(腹泻、恶心呕吐),大小便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等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前后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肾养血方治疗晚期肿瘤癌因性疲乏脾肾亏虚气血不足型患者,可以改善患者中医临床症候(特别是在改善神疲乏力,纳呆,便溏方面更加明显),减轻患者疲乏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CRP情况。并且这种中医治疗方案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其他文献
本文旨在设计完成一套多旋翼飞行平台优化设计系统,该系统可以根据给定的设计参数,通过优化算法,设计出一套在给定参数条件下保持平飞时间最长的多旋翼飞行平台。首先,通过研
负债经营是企业通过银行,各种金融性公司借款、商业信用赊欠、横向融通和发行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来获取经济效益的一种经营方式。负债经营能够弥补企业资金
目的:通过对参葛芩连汤治疗脾虚湿热证结直肠癌术后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观察参葛芩连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腹泻提供中医药治疗方药。方法:将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住院及门诊符合纳入标准60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治疗组:服用参葛芩连汤7天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对照组:服用肠康片,100mg/次,日2次,7天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两组均于入组服药
如今,信息技术已经不再是简单地对企业的业务发展提供IT支持,而是两者的深度整合,信息技术在支撑企业业务发展的同时,也在促进企业业务管理的变革。随着企业业务越来越多地依
通过借鉴Elena(2015)的研究,对初、中、高三个水平阶段共110名中国英语学习者进行汉译英翻译测试,并借助EXCEL表格和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和分析,本文在生成语法的
介绍了源于逸度算法的多介质逸度模型。该模型具有结构简单、所需参数少、容易计算、结果表示直观、其计算方法可推广到任意数目的环境介质、预测结果对环境监测和管理具有指
当前,银行一线直管网点存在的风险隐患主要是柜面操作违规,基础管理存在薄弱环节;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给犯罪分子作案提供了可乘之机;银行间竞争加剧了变通或违规行为的产生。
<正>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酸性物质的工业废气的处理方法及设备。该发明解决了现有废气处理方法反应不完全、耗电量大等问题,提供了一种反应迅速、完全,净化效果好,能耗低的工
<正> 伦敦一家食品罐头厂研制了一种贮存水果的保鲜涂料。这种用蔗糖、淀粉、脂肪酸和多种聚酯化合物调配制成的半透明糊状涂料,可以用喷雾、涂刷或浸渍方法涂在水果表面,干
期刊
目的:观察骨边刺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114例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45例)、骨边组(35例)、普针组(34例)。药物组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常规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