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畜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在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废弃物,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影响了畜禽本身的生产和人类的生活。本文将生物滤池用于猪场废水处理中,研究了温度对生物滤池挂膜的影响,以及温度、pH值、回流比、进水水质等因素对生物滤池处理效果的影响,并进行了工程实践研究,为猪场粪污水处理工艺的优化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升高有利于生物滤池生物膜的形成;生物滤池对CODCr和浊度的去除效果随温度的升高略有上升,但影响效果不大,25.0~30.0℃时生物滤池对NH3-N去除率相对较高;pH值升高对CODCr和浊度去除效果影响不大,NH3-N去除率随着pH值的升高而增大;增大生物滤池运行的回流比,其对CODCr、NH3-N、浊度去除率也逐渐增加;随着试验进水CODCr、NH3-N浓度的增加,生物滤池对其去除率呈上升趋势。生物滤池运行的最佳温度为25.0~30.0℃,最佳pH值为7.1~8.0,最佳回流比为4,且适宜处理CODCr浓度小于2033.0mg/L的粪污水。经北京市大兴种猪场工程实践研究证明,以生物滤池为核心的“沉淀池—水解酸化池—回流池—高速生物滤池—氧化塘”处理工艺,对干清粪猪场废水有很好的处理效果。生物滤池处理后的出水CODCr均低于150mg/L,水质达到了国家规定的《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1992)。处理过的粪污水用于周围林木和农田的灌溉,形成了粪污水综合处理与利用系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