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俄语和汉语分别是世界上最丰富和复杂的语言之一,由于受到历史、文化、宗教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两种语言存在很大的差异。作为学习俄语的中国人,对两种语言进行对比研究,可以促进对俄语的学习和掌握,也可以规范汉语的使用。数量观念作为人类最基本的认知方式之一,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长久以来,大家都比较关注“名词的量”,虽然动词在俄语和汉语中都是十分重要的词类,学者们对动词的时、体等方面的研究也比较广泛而全面,然而对于“动作的量”的关注程度则相对较低。通过对比俄汉两种语言动作的数量意义表达手段的对比,我们发现:俄语是综合语,除利用词汇手段来表达动作的数量意义外,借助词组,句子等多种不同的词法和句法手段也可以表达动作的数量意义,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汉语是分析语,主要借助词汇手段来表达数量意义,动量词和频率副词是汉语表达动作数量意义最主要的手段,表达方式相对单调。我们利用功能语法中“从意义到形式”的相关理论,从意义出发,分析动作的次数性在俄语和汉语中的表达方式,并进行对比,不仅可以帮助语言学习者掌握语言间细微的词汇、语法、语义和文化差异,而且对深化语言学习、促进俄汉两个民族文化交流起着一定的作用。本文由前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前文指出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理论基础,本论文研究的现实性、科学创新性及其价值。正文包含五个章节。第一章是理论基础,研究动作次数性的研究历史,探讨能够表达动作次数性的动词,并对动作和状态两个概念进行区分。第二章介绍动作次数性的相关理论知识,包括动作次数性的界定、分类和特点。第三章从词汇-语法,词法和句法三个方面分析俄语中动作次数性的表达手段。第四章从动量词和频率副词两个角度分析汉语中动作次数性的表达手段。第五章对俄语和汉语中动作次数性的表达手段进行对比。分析两种语言中表达动作次数性的方式的不同点和共同点。第三部分是结语,对本文提到和解决的问题进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