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气与道德情感——论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中的运气与伦理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chunq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气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到人类的道德生活?在进行道德评价的时候,我们能否考虑到有运气因素的影响?这个问题是西方的哲学家从古至今有所争论的话题。关注人类生活与个体道德体验的完整性,既使人们认识到运气之网存在的某种必然性,运气对道德评价所产生的影响,既指向行为者自身,也指向了其现实的实现活动。而与“道德免于运气”的理路相比,认同运气对特定境遇中人们的行为和品质的道德评价产生影响,又必然会使相应的道德评价呈现出某种“复杂性”。伯纳德·威廉姆斯所提出的“道德运气”概念,使得人们对运气有了更加明朗化的认识,而托马斯·内格尔对这一概念所做的进一步的界定,引起了人们持久的理论兴趣。然而在我们看来,却鲜有涉及作为道德哲学家的亚当·斯密对于“运气”的理解和诠释。在《道德情操论》中,亚当·斯密解释了“结果运气”对人类道德情感以及道德评价所产生的影响。由于运气影响行为结果而产生的某种“情感的不规则性”,使得人们在对于行为的功过判断中存在着一定的偏见,也与抽象反思的“公正准则”之间产生了裂缝。在斯密看来,这种不规则性却具有自然所赋予的目的和效用,进而成为促成人类“幸福的真理”。正因为如此,亚当·斯密对运气与道德关系的论述,既加深了对人类道德本性的理解,也丰富了道德运气问题的当代论争。
其他文献
创新意识及其展开的本质力量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该论文尝试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特别是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视角来探索创新意识和实践的关系,并认为人类改造世界
波普尔是当代西方著名的科学哲学家、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家,他建构了一个百科全书式哲学体系.该文围绕波普尔的政治哲学展开.首先考察了波普尔政治哲学的思想基础和哲学基础.被
戴震是清代乾隆时期的一位考据学家、思想家。本文分四章来论述戴震哲学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理欲观”思想及其时代意义。  第一章:介绍论述戴震的家乡、家世背景、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