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氮与种植填闲作物田箐降低海南稻菜轮作体系中氮损失的机制研究

来源 :海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85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蔬菜生产中片面追求高产,过量施用氮肥的现象非常普遍,引起水体或大气污染。本文选择有代表性的稻菜轮作农田进行连续两年的田间试验,设置传统施肥处理(施氮450 kg/hm2)、优化施肥处理(减氮30%,即315 kg/hm2)以及对照处理(不施氮肥),同时结合15N标记肥料的微区试验以及模拟上柱试验,对不同氮肥用量对线椒产量及其氮肥去向的影响、填闲作物田箐对土壤残留氮的固持效果及其机理、以及田箐秸秆还田对后茬水稻生长及其氮素累积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旨在为提高稻菜轮作系统中氮素的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与传统施肥处理(施氮450 kg/hm2)相比较,优化施肥处理(减氮30%)的线椒产量略增加,但差异不显著。15N微区试验可知不同氮肥用量的两个处理线椒地上部氮素总累积量在2017年几乎相等,2018年优化施肥处理显著高于传统施肥处理,传统施肥处理施氮肥较多,主要增加了土壤中的040 cm氮残留量和表观损失量,大量残留氮可能在线椒收获后被雨水淋失,环境风险大。氮肥利用率无论通过差值法还是15N示踪法计算,都是优化施肥处理显著高于传统施肥处理。因此目前海南线椒生产中相比农民传统施氮量(450 kg/hm2)减少30%非常必要。2.不同氮肥用量处理的硝态氮淋洗量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淋洗液体积差异不显著,淋洗液中硝态氮的含量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硝态氮的淋洗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或极显著增加。与传统施肥相比,优化施肥减少了 28%~60%的15N损失量,减少了 24%?27%的硝态氮淋洗量,因此控制氮肥施用量可以从源头上减少氮淋洗以及其他途径的损失。与休闲处理相比,种植填闲作物田箐可减少1 1%~50%的15N损失量,硝态氮、铵态氮和有机氮淋洗量分别减少了 45%~5 5%、60%?83%和69%。在短期(29~40天)内填闲处理与休闲处理的淋洗液体积、淋洗液中的硝态氮浓度差异不显著,随着时间延长(30~45天以后)填闲处理的淋洗液体积、硝态氮浓度显著低于休闲处理,原因在于填闲作物田箐播后30?45天内生物量小,阻控氮淋洗的能力较弱。休闲期种植1个月以上填闲作物田箐可通过蒸腾作用减少淋洗液体积和通过吸收减少淋洗液中硝态氮浓度,从而阻控土壤残留氮淋洗。2018年对田箐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的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的研究表明,根际土壤的微生物量碳含量显著高于非根际土壤,根际土壤的微生物量氮比非根际土多33%,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说明填闲作物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根系分泌物脱落物促进微生物将易淋洗的硝态氮转化为微生物量氮暂时储存起来,减少氮淋洗。3.与休闲相比,休闲期种植填闲作物田箐并将其秸秆还田可显著提高后茬水稻的株高、分蘖数、干物重、叶绿素含量和吸氮量,表明休闲期种植填闲作物田箐可固持土壤中的残留氮,秸秆还田后通过矿化将氮释放出来能够促进水稻生长。从休闲期开始至水稻分蘖结束,分析15N的去向发现,与休闲相比,休闲期种植填闲作物田箐并其将秸秆还田极显著提高水稻吸氮量、土壤氮残留量,极显著减少氮损失,表明种植填闲作物田箐有利于提高稻菜轮作体系中氮素的循环利用。
其他文献
血管性血友病作为一种非常常见的可遗传凝血异常疾病,主要是由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和血小板的病变所引起的。因此,研究血小板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外力对相互
在金融创新背景下,个人理财业务已经普及到每一户普通家庭,是银行盈利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银行业理财产品易于模仿,服务日渐趋同,客户可选择余地越来越大,客户对于一家银行理财产品的忠诚度有所下降。因此,如何提高个人理财业务的客户忠诚度是每一个商业银行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以ZY银行ZMD分行个人理财业务为研究对象,基于YHR模型和SCSB模型构建了个人理财业务客户忠诚度评估模型,并对ZY银行ZMD分
高速动车组电机吊架是连接转向架构架和牵引电机的重要承载部件,其可靠性是保证列车安全运行的基础。板簧和螺栓作为连接电机吊架和转向架构架之间重要的零件,二者的可靠性影响着电机吊架的承载能力。随着列车服役时间的增加和运行环境的不断恶化,其承受的载荷随时间也在不断变化。鉴于上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电机吊架的应力和强度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致使其可靠度表现出时变的特征。为此,结合结构可靠性理论、随机过程理论及
坛紫菜是我国南方沿海特有的大型经济海藻,同时也是潮间带海藻抗逆生物学研究的代表性模式物种。为了解坛紫菜的重要生物学特征,一些相关的研究如EST测序、转录组测序、叶绿
摘要:大狼耙草(Bidens frondosa)隶属菊科(Asteraceae)鬼针草属(Bidenssp.),是一种原产于北美的外来有害杂草,该杂草在我国入侵耕地、路边、荒地等,对当地农业及生态环境造成
Buck-Boost矩阵变换器(BBMC)是一种新型电力变换器,具有拓扑结构简单、电压传输比可调以及可直接输出高质量正弦波电压等系列优点,因而非常适合应用于异步电机变频调速系统中。然而由于BBMC逆变级属变结构强非线性系统,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分岔与混沌现象,从而直接影响到调速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因此开展基于BBMC的异步电机调速系统稳定性分析并研究确定相关参数的稳定域,对于确保调速系统的稳定运行将具
目前关于农药研究多以其活性成分(原药)为主,忽略了农药中的各种助剂成分。由于农药原药并不能直接施用,必需辅以各种农药助剂形成制剂后才能投入实践。因此,通过农药施用进
民族地区乡镇幼儿教师肩负着教育民族地区乡镇幼儿的使命,更担负着民族地区乡镇学前教育的发展。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族地区乡镇幼儿教师的队伍建设,在提高民族地区乡镇幼儿教师的福利待遇,加强民族地区乡镇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使得民族地区乡镇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是,由于民族地区乡镇幼儿教师的文化背景与民族地区乡镇幼儿的文化背景不一致且幼儿教师缺乏跨民族文化教育教学的技能,导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经济发展正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此过程中,创新驱动替代要素驱动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然而,科技创新离不开资本的支持,创新过程中遇到的资金投入匮乏、配置效率较低问题阻滞了科技创新发展,科技金融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近年来,科技金融的迅速发展提升了广东区域创新能力,为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提供了重要支撑。但从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视
全球化时代,人类面临的安全形势严峻。传统安全问题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构成了国际社会日益复杂的安全图景。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进一步凸显了国家之间相互依存、命运与共的时代特征,加强了国际社会共同的安全需求,也对全球安全治理提出了新挑战。化解全球社会重大风险,探求破解国际安全困境的密码,实现有效的全球安全治理,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时代命题。回应全球性安全问题,传统安全观呈现出理论和实践的贫困,国际社会亟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