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体制与当代中国的发展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qq272007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形成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完善,它具有十分丰富的科学内涵。马克思曾在一系列经典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1857年-1858年经济学手稿》、《资本论》、《哥达纲领批判》中论述分配制度的科学内涵与社会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回顾建国以来形成的分配制度及变迁,事实上已与当时马克思对未来社会分配制度具有差异和区别。只有运用文献分析与历史逻辑相结合的方法,才能获得对该问题全面、深刻的认识。对分配体制与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的建构是本文的工作重点,主要包括分配制度的确立、新中国社会发展评价尺度及衡量标准、社会发展对分配制度的要求、分配制度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系几个部分。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与阐释,目的是在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指导下找到一条适合我国社会发展、合理的分配制度。通过不断完善和整合该制度,形成良性的分配体制,以便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当发展成为中国和世界共同的主题时,伴随该过程产生一系列的问题也成为中外学者研究的重点。众所周知,社会发展是一个多指标、综合性的概念。我国要想实现社会全面、综合发展,就要求在探索现代化道路中不能片面注重社会发展的单一尺度,而应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综合尺度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指标。分配体制既包含了财富分配的经济制度,也要体现社会发展对公平和效率的要求。只有合理的分配制度在促进社会全面发展,推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意义。透彻理清分配体制的核心内涵,以及在此基础上找到一条更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分配制度,才是当前工作的重点。通过对不合理的分配制度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发展方面的论述,突显合理分配制度的必要性。也只有对现存分配制度进行不断整合、创新,才能更有利于社会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