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举是现代汉语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尤其体现在口语表达的大量应用上,汉语对举格式在形式上具有“不规则性”,在语义上具有“非合成性”,这种“不规则性”和“非合成性”导致了汉语学习者在理解和运用对举格式的过程中产生了诸多困难。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对举格式本身的特殊性,教师仅从熟语的角度去处理,或仅从传统的句法结构的角度去分析、去讲解,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因此,本文突破原有的研究角度与分析模式,借鉴“构式——语块”分析法对存在句、兼语句等句式在句法层面的研究成果,运用“构式——语块”分析法,从认知的层面对汉语对举格式进行了考察和分析。本文主要由对举格式的“构式——语块”分析、对举格式的“构式——语块”教学理据分析以及“构式——语块”教学法在对举格式教学中的应用三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阐述了本文选题的缘由及意义,对“构式理论”、“语块理论”、“构式语块分析法”等相关理论以及目前“对举格式”和“构式——语块”分析法的研究现状作以简要介绍,并对本文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同时给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一章采用“构式——语块”分析法对汉语对举格式进行探析,论证了将对举格式看作构式的合理性,分析并归纳了不冋类型对举构式的构式义及其所属构式的内部语义配置和语块链。第二章尝试将第一章的分析结果应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去,进一步探讨对外汉语对举格式教学上的难点与问题,以及对汉语对举格式进行“构式——语块”教学的理据与优势。第三章以教学示例的形式,具体展示对举格式构式语块教学法的实际应用,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对教学效果进行检验,并从教学效果的充分发挥出发,讨论教学应用中相关问题的处理方略。结语部分对各章内容进行了总结,并论述了有待进一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