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家堡古镇是长城军事防御体系中陕西明代军事寨堡的典范,是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但随着榆林至神木二级公路建成通车后,高家堡失去交通枢纽地位,且由于古镇内建筑年代久远缺乏保护修缮,高家堡镇人口大量外迁,商业渐入低谷。2013年,石峁遗址成为中国考古领域最权威的年度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石峁遗址考古公园的建设对临近的高家堡镇来说是重大的机遇,高家堡镇将成为石峁考古遗址公园的主要服务区,西北片区作为古镇重要且特殊的组成部分,对其的保护研究工作重要而迫切。论文以高家堡古城西北片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西北片区自然地理、历史沿革等文献资料进行研究,在深入调研,测绘记录,访谈基础上,运用形态及类型学等分析方法,从古城整体、西北片区、片区院落三个层面在不同时期的形态结构进行分类分析,研究其形态演变过程,总结西北片区形态演变中的现象和规律。对高家堡镇西北片区的价值进行重新认识和界定,对其保存现状进行评估,针对不同院落、建筑现状分级并提出不同的保护目标、原则、方法和途径。为使西北片区既能体现地域、社会、文化和经济特色,又能满足现代人的居住、生活、工作和游憩的生活方式,需要将可持续的发展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将西北片区建设与其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自然生态环境有机结合。高家堡西北片区的保护,促进了高家堡历史文化名镇的整体保护和古镇旅游业的发展,而这为陕北或者类似地区的保护再利用提供借鉴和参考。西北片区因拥有不同时代的发展过程的遗存而成为高家堡镇未来发展潜力最大的片区,适宜采用重点保护与一般保护相结合、合理利用与适度修复相结合的保护方式,而西北片区的肌理形成是自然而然的过程,需要保护其发展的痕迹,无需刻意将院落填满形成与其他片区无区别的密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