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工对公众急救知识普及作用的效果评价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j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依托三级甲等医院及高等医学院校的优质教学资源,构建由专业教师、医务人员、医学生组成的义工急救普及宣讲服务队,对公众开展急救培训并评价其效果,以期为后续的公众急救普及培训提供师资资源。  方法:  本研究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义工急救培训工作的开展,第二阶段为义工对公众开展急救培训的效果观察。具体为:  第一阶段: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护人员及广东医科大学学生中招募义工120名,对义工进行理论及操作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人体解剖生理基础、现场救护知识要点、心肺复苏术及创伤救护技术的操作要点、常见急危重症的现场急救等。使用自行设计的义工急救知识与技能理论试卷、徒手心肺复苏术及止血、包扎、固定考核表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录用。  第二阶段:被录用的义工进入学校及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场所对公众进行急救培训。每次培训前后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公众急救知识知晓状况及培训效果,同时使用徒手心肺复苏术及止血、包扎、固定考核表对急救技能培训效果进行现场评价。所有数据采用EpiData3.1软件双人录入,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学分析方法主要有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等。  义工培训阶段:  1.本阶段共招募120名义工加入服务队,其中医务人员34名,医学生86名。  2.义工在接受培训后,理论、操作技能得分均达标(≥80分)。  3.义工在接受培训后,理论知识考核、心肺复苏技能考核、创伤救护技能考核的平均分分别为(86.29±3.59)分;(88.46±3.72)分;(85.23±3.37)分。  公众培训阶段:  1.本阶段共发放2035份调查问卷,培训前回收有效问卷1905份,有效回收率为93.6%,培训后回收有效问卷1902份,有效回收率为93.5%。  2.培训前公众急救知识平均得分为(7.75±2.21)分;培训后公众急救知识平均得分为(11.66±1.87)分。培训后的公众急救知识得分较培训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培训后公众在掌握急救知识与技能、对急救知识掌握程度的自我评价及开设儿童急救教育方面与培训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培训后公众在组织社区开展急救培训、在社区中成立急救队、为呼吸心跳停止病人做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为出血或骨折病人进行急救、接受急救培训后,对别人宣传急救知识方面与培训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5.随机抽取192名接受培训的公众进行技能考核,94.9%的公众通过了心肺复苏技能考核;92.9%的公众通过了创伤救护技能考核。  6.1902名公众在培训后对培训内容、培训难度、培训方式、培训时间、培训教师、培训收获、再接受培训方面进行了评价,对由义工开展的急救培训认可度高。  结论:  1.经过培训的义工急救知识掌握程度高,具备急救导师资格。  2.培养义工作为培训师资,有利于解决急救培训师资短缺的情况。  3.公众急救知识及技能匮乏,通过培训能提高其自救互救能力。  4.义工培训模式对普及公众急救知识与技能起到积极作用。  5.公众对义工开展的急救培训总体满意度较高。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要做好访谈类节目,使其收到更好的收听效果,首先阐述了主持人所应具备的素质,语言交流能力,情感的沟通等,提出了做好广播访谈类节目的前期策划工作的几个方面,采访对象的选择,案头准备工作及播出的策划等等。使得广播访谈类节目更具可听性。  关键词:访谈节目;前期策划;  1.做好广播访谈节目主持人所应具备的素质  广播访谈类节目是指主持人对邀请的访谈嘉宾就某些话题进行采访、交流和讨论
背景: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治疗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原发以及快速发生的获得
摘 要: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女工群体在企业运行期间承担着巨大责任,而工会作为煤矿企业和女工展开沟通交流的基础载体,往往在企业发展中也占据着尤为重要地位。但根据相关调查却发现,因工会女工工作开展时间总体较短,所以各方面内容都存在着明显问题,致使企业根本无法掌握有效方式和方法来提高女工整体素质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企业能够充分认识到工会女工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创新完善工作手段,营造良好工作环境及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