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新常态”的经济发展背景下,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激发并保持经济活力的重要路径。星级酒店作为旅游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实现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环节。星级酒店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明显的集聚倾向和集群发展态势,依托集聚来实现星级酒店全要素生产率的快速增长,进而推动整体产业的转型升级是具有现实基础和实践价值的,因此,深入探究星级酒店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关于两者影响关系的专门性研究较少,且多采用传统的回归方法,忽略了空间因素和拥塞效应在两者影响关系中的作用,本研究欲以2004-2015年长三角地区26个地市的星级酒店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和经济理论,阐释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机制;利用空间杜宾计量模型定量分析长三角星级酒店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间的关系,从空间视角深入探究两者的影响机制与影响途径;采用门限回归模型对变量之间影响关系的门限特征进行分析,确定了最佳的集聚水平;最后根据上述分析,针对长三角星级酒店的实际情况提出全面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是:第一,2004-2015年长三角区域星级酒店集聚水平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整体呈现上升态势,但各地市之间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第二,长三角区域星级酒店的集聚水平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皆存在正向的空间相关关系,并且表现出显著的集聚态势,尤其是以上海、苏州等为核心的高值集聚区和以池州等为核心的低值集聚区较为明显。第三,长三角星级酒店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有正向促进作用,同时还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从影响机制和途径上进行分析,星级酒店集聚对本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直接影响主要是依托技术进步而实现的,星级酒店集聚对相邻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间接影响主要是依托技术效率提升而实现的。第四,长三角星级酒店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分解指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门限效应,且门限值具有唯一性,目前,除了上海和杭州,长三角地区其它地市的星级酒店集聚程度均未达到最佳水平,仍有可提升的空间。本文的创新之处是:第一,引入了传统回归方法中忽略的空间因素,从空间视角研究了长三角星级酒店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关系;第二,以长三角地区星级酒店为研究对象,有效缩小了研究尺度,并弥补了相关研究在旅游领域的匮乏;第三,本文针对两者关系的门限特征进行定量研究,为星级酒店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标尺”,对于其良性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