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型半胱氨酸对血栓调节蛋白基因甲基化修饰及其与脑梗死发病的关系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sie07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脑血管病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死因之首,也是单病种致残率最高的疾病,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是脑血管病中最常见者。脑梗死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多因素疾病,而表观遗传学则是联系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的桥梁。DNA甲基化是目前最常见,也是研究最透彻的表观遗传修饰形式,能够抑制基因表达,导致其生物学功能缺失,且这种表观遗传方式具有可逆性、可遗传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被认为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其通过甲硫氨酸循环产生S-腺苷甲硫氨酸,后者作为DNA甲基化的唯一甲基供体来改变易感基因甲基化状态,进而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是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的膜糖蛋白,作为凝血酶受体,其具有抗凝、促纤溶、抗炎等功能,在预防脑梗死发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已有研究显示冠心病患者外周血血栓调节蛋白基因启动子区发生异常高甲基化,但未见其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本研究通过探讨血栓调节蛋白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改变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致脑梗死形成中的作用,从表观遗传学角度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作为脑梗死独立危险因素的致病机理,为防治脑梗死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采取病例-对照研究,入选120例脑梗死患者和80例对照,脑梗死患者来源于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13年5月~2014年11月的住院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标准,并经CT或MRI检查证实有新发脑梗死病灶;对照为健康体检者和同期住院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偏头痛患者,病史及体格检查中无脑血管病证据和(或)头颅CT/MRI正常者。记录所有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及高危因素。所有脑梗死患者均接受颅脑MRI检查,并记录梗死灶大小,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所有研究对象抽取肘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巢式甲基特异性PCR分析TM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提取血液总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MmRNA;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olubleThrombomodulin,sTM)水平;荧光生化法检测血浆Hcy浓度。所有数据经SPSS17.0软件处理。结果:(1)脑梗死组与对照组相比,年龄、性别、甘油三酯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胆固醇、吸烟及饮酒者所占比例、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的比例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TM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包括非甲基化、部分甲基化和完全甲基化三种。脑梗死组TM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74.2%)明显高于对照组(4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4.724,p=0.00);头颅MRI弥散相测得脑梗死组梗死灶直径为3.32±2.49cm,依据其大小将脑梗死患者分为大面积脑梗死组、中等脑梗死组与腔隙性脑梗死组三个亚组,其甲基化率分别为90.3%,76.2%,61.7%,随着梗死病灶扩大,TM基因甲基化率有逐渐增加趋势,但仅大面积脑梗死组与腔隙性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777,p=0.005),大面积脑梗死组与中等面积脑梗死组、中等面积脑梗死组与腔隙性脑梗死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梗死组入院后24小时内NIHSS评分为6.55±4.25分,与TM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进行spearman秩相关分析,二者呈正相关(r=0.462,p=0.00)。(3)脑梗死患者血浆Hcy浓度(14.31±4.61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10.25±2.97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66,p=0.00)。在脑梗死组,TM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程度与血浆Hcy浓度呈高度正相关(r=0.701,p=0.00)。(4)将脑梗死患者TM基因甲基化状态与各种脑血管病高危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相关分析,发现年龄(OR=2.097,p=0.031)、吸烟(OR=3.091,p=0.027)是脑梗死患者TM基因甲基化状态的影响因素,而性别、饮酒、血糖与LDL不是脑梗死患者TM基因甲基化状态的影响因素。(5)脑梗死患者TM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为对照组的27%,脑梗死组按照TM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分组,非甲基化组、部分甲基化组、完全甲基化组TM mRNA表达水平逐渐降低,分别为对照组的64%、25%、12%,TM mRNA表达水平与其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呈高度负相关(r=-0.711,p=0.00)。(6)给予50例脑梗死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口服维生素B6、甲钴胺、叶酸治疗12周,治疗后血浆Hcy浓度(12.36±2.80μmol/L)较治疗前(19.02±2.44μmol/L)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义(t=16.314,p=0.00);治疗后TM基因启动子区完全甲基化率(42%)较治疗前(54%)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42,p=0.230);治疗后TM基因mRNA表达(0.2514±0.1295)较治疗前(0.2149±0.1170)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05,p=0.02)。(7)脑梗死患者血浆sTM浓度(4.33±0.84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2.81±0.38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268,p=0.00)。脑梗死患者梗死灶直径为3.32:±2.49cm,与其血浆sTM浓度呈正相关(r=0.611,p=0.00);脑梗死患者入院后NIHSS评分6.55±4.25分,与其血浆sTM浓度呈正相关(r=0.544,p=0.00)。结论:(1)脑梗死患者TM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其与脑梗死患者血浆Hcy浓度呈高度正相关,与脑梗死灶大小、入院后NIHSS评分呈正相关;与TM m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提示Hcy可能通过诱导TM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而使其mRNA表达减少,降低TM的抗凝、促纤溶、抗炎等功能,进而参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2)年龄与吸烟是脑梗死患者TM基因甲基化状态的影响因素,而性别、饮酒、血糖与LDL不是脑梗死患者TM基因甲基化状态的影响因素。(3)口服叶酸、维生素B12与维生素B612周后能够明显降低脑梗死患者血浆Hcy浓度,但逆转其引起的外周血TM基因高甲基化状态可能需要更长时间。(4)脑梗死患者血浆sTM水平升高,与其脑梗死灶大小、入院后NIHSS评分呈正相关,但其sTM水平增高并非TM基因表达增多所致,而是因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受损释放入血所致,可作为反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程度的指标。
其他文献
[背景与目的]脑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及健康的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神经胶质瘤(Gliomas),又称为神经上皮瘤、神经外胚层瘤,通常简称为胶质瘤,是
草地的产草量和牧草品质影响着草地载畜量和草食动物的营养状况、生命活动及生产性能。以三江源及其周边地区的天然草地不同生长期(返青期、盛草期、枯黄期)牧草为对象,分析草地产草量及牧草品质的时空格局。结果显示:从整个区域看,草地生产力、可食牧草产量以及粗蛋白产量(Crude Protein, CP)分布均具有较明显的地域差异性,三者的高值区大多分布在三江源东部及南部的高寒草甸区,三者的低值区主要在三江源
针对某发电厂#1锅炉空预器支撑轴承有异响的缺陷,分析了产生该缺陷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支撑轴承更换方案,顺利消除了轴承异响缺陷。
背景与目的卒中是世界范围内第四位致死原因,是中国人群第一位致死和致残原因。缺血性卒中由于血管闭塞引起供血区域氧、糖供应障碍,引起二级损伤级联瀑布,导致神经元、胶质
肛缘水肿是痔疮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在加重患者疼痛的同时,还影响了切口的正常愈合,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本院采用地奥司明片、草木犀流浸液片口服,与50%硫酸镁溶液湿敷
目的:了解分析南昌市城市和农村已婚妇女患病情况,根据不同特点对不同人群进行疾病防治。方法对南昌市区的4650例已婚育龄妇女进行疾病普查,分为城市已婚妇女和农村已婚妇女
笔者把学习任务分配给8个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小先生',让他们代替老师行使监督、评价、反馈的职责。一段时间后,学生自主两两结对,互为'小先生',互相评价,互
城市的空间发展是复杂的,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海岛因为其自身地形的原因,使其在城市空间变化中显现了具有独特的地方。基于对厦门的了解,本文浅析了厦门岛的空间发展变化,主要
作为井下运输的主要工具,单轨吊车可以更好地辅助矿井采掘队进行运输。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单轨吊车会由于人为操作失误或者锚杆老化断裂出现危险,最终导致事故发生。鉴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