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寓言结构研究

来源 :济南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victinf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寓言文学发端甚早,逮至战国蔚然成一大观。《吕氏春秋》是我国战国秦汉之际颇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著作,其寓言数量庞大,内容丰富,鲜明地体现了先秦寓言文学的无限魅力,对后世文学有深远的影响。但时下学界对于《吕氏春秋》寓言结构的研究尚不够深入、全面,故本文对此作专题性研究。第一部分作为引言,首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厘清寓言之概念,指出寓言内涵上寄寓性与情节性的统一。其次大致论述《吕氏春秋》寓言结构的研究现状,并对其著书意图、运用寓言的目的进行简要地探讨。第二部分是对《吕氏春秋》的寓言群结构进行分析,从整体上将寓言主旨与故事的关系归纳为主旨明确式和主旨隐含式。又根据主旨所在位置的不同将主旨明确式寓言划分为三类。同时又考察各寓言之间并列、转折、套环、递进的结构关系。第三部分是运用索绪尔语言学思想,分析单篇寓言故事与主旨的相互关系,指出寓言能指的多义性和所指的封闭性以及所指的多种表达方式。在这一部分,还深入探析寓言能指与所指相互结合的内在原则,即类比原则和举证原则。又根据所指位置的不同,指出能指与所指结合的外在方式,即递接式、遥探式和隐含式。第四部分是运用罗兰·巴尔特结构主义理论分析《吕氏春秋》寓言的叙事结构。根据事件的功能将其叙事分为核心事件、催化事件和标志成分、信息成分。分析寓言所蕴含的人物二元对立结构以及人物行动上的角色模式。另外,还对寓言的叙述者和叙事角度进行分析,考察其行文中叙述者的变化,从而更有利于探明作者的思路及其论说方式和目的。第五部分是从时空结构、话语结构、行为结构、思维结构角度,考察《吕氏春秋》中荒诞性寓言之所以荒诞的原因,并指出《吕氏春秋》寓言多以楚人、齐人为贬损对象,并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历史、现实、风俗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第六部分是作为结语,主要论述《吕氏春秋》寓言的价值和影响。在语言上,产生了大量成语,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民族语言。在文学艺术上,对后世寓言、小说、史传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文学角度、多方位地探索《吕氏春秋》寓言整体与单篇、表层与深层的结构方式,对以往《吕氏春秋》寓言研究的不细致之处进行补充,从而有助于建构《吕氏春秋》寓言研究的整体体系。
其他文献
在小额贷款公司的实际运营中,风险控制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研究聚成小额贷款公司实际运营过程中风险控制情况,总结出小额贷款公司的风险控制方法,为今后同类公司的发展
本文梳理和提炼了三代世界华文文学作家作品中的"中国形象",对影响和构成他们创作因素的生存境遇上的危机感、文化心理上的漂泊感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论证,并指出新的世界图景
文章通过对种子检验技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成果的总结,阐述了种子检验发展历程。对种子检验研究的三个主要方面,即种子纯度检验、种子健康检验和种子活力检验,分别探讨了发展现状
朱熹概括的《大学》三纲领八条目,蕴涵着孔门儒学三境界八阶梯的道德事功合一说。据“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的表述可知,《大学》虽强调了人生目标的境界阶梯,
新闻翻译是当今世界局势下翻译领域的一大热点,而关联理论则是语用学理论中影响颇广的理论之一,两者的结合不仅为新闻翻译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而且促进了语用学的动态发展
金朝是由女真族建立,包括契丹、汉族、渤海等民族在内的多民族国家。契丹作为一支特殊的力量,受到金朝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完颜亮登上皇位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些改革对具有特殊
戴良一生以道学、清高自许,始终坚持忠于元王朝的立场,晚年以遗民自居,其诗文创作与气节在当时及后世都有着不小的影响。本论文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所作的有关戴良及其作品
《茗柯词》是清代常州词派开山宗主张惠言的词作集。虽然《茗柯词》仅收有张惠言词作四十六首,但其在清代词坛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清代词坛最具艺术特质与思想魅力的词创
采用海藻酸胺辅助溶胶-凝胶法,以可溶性酚醛树脂为碳源,通过调节酚醛树脂制备过程的温度和时间,制备出一种具有光滑表面、高球形度、高机械强度、大比表面积、粒径均匀可调等特
截至2018年8月30日零点,三环中化磷酸8月份生产氟硅酸钠3131.5吨,刷新了氟硅酸钠装置投产以来月产量最高记录,更可喜的是产品均为100%的优等品级别。提产量、强质量、抓重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