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研究颈动脉硬化斑块超声表现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探讨颈动脉超声检查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2011年6月-2012年1月间经过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颈动脉超声检查的患者,共107例,年龄在40-75岁(平均年龄61±3.2岁),其中男性67例,女性40例。将入选患者按造影结果分为冠状动脉轻度狭窄组18例、冠状动脉中度狭窄组36例、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组53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回声类型及形态,进而分析颈动脉硬化斑块超声表现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相关性。结果:1.对颈动脉斑块检出情况比较:冠状动脉轻度狭窄组与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比较,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均显著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中度狭窄组与重度狭窄组比较,无显著增高,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2.对各组颈动脉斑块中软斑出现情况比较:冠状动脉轻度狭窄组与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比较,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均显著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狭窄组与重度狭窄组比较,无显著增高,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3.对各组颈动脉斑块中混合斑出现情况比较:冠状动脉轻度狭窄组与中度狭窄、重度狭窄组相比,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均显著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中度狭窄组与重度狭窄组相比,、重度狭窄组显著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4.对各组颈动脉混合斑及软斑出现情况比较:冠状动脉轻度狭窄组与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相比,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均显著增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中度狭窄组与重度狭窄组相比,重度狭窄组显著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5.颈动脉斑块积分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关系(t=6.093,P<0.05)。结论:冠状动脉硬化程度越重,病人颈动脉软斑及混合斑的发生率越高。颈动脉斑块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测冠状动脉硬化程度,而颈动脉出现软斑及混合斑的不稳定性,预示着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的风险相应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