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新的国际、国内经济大变革的形势下,黑龙江省要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实现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提升农村金融体系服务效率是关键。因此,如何及时有效地对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体系进行评价,将是农村金融体系研究的核心。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市场主要包括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两方面。2000年以前,黑龙江省农村融资主要是通过间接金融获得,直接融资比例比较小。但是近10年来,农村间接金融发展速度逐渐减缓,相反部分非正式的民间金融得到了很大发展。正是缺少法律保护的民间金融的崛起,使得近年来黑龙江省农村发展中问题大大增加。就目前黑龙江省农村发展情况来看,民间金融发展不受鼓励,同时农村直接融资渠道发展又较为缓慢。研究认为,解决农村发展中的金融问题,关键是加强和改善农村间接金融的发展。因此对黑龙江省农村间接金融体系效率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价,不仅能够促进农村间接金融体系的完善,而且能为黑龙江省实现农村间接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本文首先通过分析国内外研究文献,在黑龙江省农村经济发展与间接金融体系供求现状的基础上,从农村经济内生需求和农村金融系统视角出发,对农村间接金融体系效率进行了界定、分析,揭示了农村间接金融体系效率的四方面内容,即金融中介效率、间接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间接金融风险管理效率与间接金融创新效率,并对其现状进行了统计描述,剖析了农村间接金融体系效率的影响因素。其次,借鉴可持续发展与协调发展理论,将农村间接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作为农村间接金融体系效率的衡量标准,参照可获得的有关数据,选取评价指标,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建立VAR模型,目的是对黑龙江农村间接金融体系效率进行定量分析。最后,找出了制约黑龙江省农村间接金融体系效率低下的成因,为实现黑龙江省农村间接金融体系高效率运行提出了相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