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探讨HPV感染在NSCLC发生中的病因学意义并分析HPV感染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2、研究NSCLC中HPV感染与Rb、CDK-2蛋白表达的关系,并初步探讨HPV导致NSCLC发生的分子机制;3、分析Rb、CDK-2蛋白表达与NSCLC发生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60例标本均取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手术切除标本,其中NSCLC组织47例,肺良性病变组织13例(肺结核4例、炎性假瘤5例、肺大疱4例),所有患者术前未经放疗和化疗。47例NSCLC中鳞癌29例,腺癌18例;高、中、低分化肺癌分别为12、18、17例;淋巴结转移28例;吸烟者33例。肺良性病变13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标本选定后均收集并记录其年龄、性别、吸烟史、淋巴结转移、组织学类型等资料。1、采用PCR方法选用HPV16型E6、HPV18型E7特异性引物分别检测47例NSCLC及13例肺良性病变组织HPV感染情况。2、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Rb蛋白与CDK-2蛋白在47例NSCLC及13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IHC染色结果均采用图像处理系统进行图像采集,所有数据由SPSS for windows 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47例NSCLC和13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HPV感染和Rb蛋白、CDK2蛋白表达结果采用PCR方法对HPV16/18亚型进行检测,肺癌组织中HPV DNA检出率为42.55%(20/47),肺良性病变组中,HPV DNA检出率为7.69%(1/1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Rb蛋白和CDK2蛋白表达情况,肺癌组织中Rb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8.09%(32/47),而13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则全部表达Rb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Rb蛋白失活可能是肺癌发生过程中的因素之一;肺癌组织中CDK2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2.98%(39/47),而CDK2蛋白在肺良性病变组织中则不表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7例NSCLC中HPV阳性组和HPV阴性组的Rb蛋白和CDK2蛋白表达情况HPV阳性组中Rb蛋白阳性表达率为45.00%(9/20),而HPV阴性组中Rb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5.19%(23/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果提示HPV感染可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Rb蛋白的表达及其活性; HPV阳性组中全部表达CDK2蛋白,HPV阴性组中CDK2阳性表达率为70.37%(19/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47例NSCLC中HPV感染、Rb蛋白及CDK2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NSCLC中HPV感染与患者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均无明显相关性,但与NSCLC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及吸烟有关(P<0.05)。HPV感染率在肺鳞癌中为55.17%(16/29)显著高于腺癌中的感染率22.22%(4/18);HPV感染在NSCLC高、中、低分化组中感染率分别为16.67%(2/12)、66.67%(12/18)、35.29%(6/17),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中、低分化组感染率较高;吸烟患者HPV感染率为54.54%(18/33)显著高于不吸烟患者14.29%(2/14)。利用IHC方法分别检测47例NSCLC组织中Rb蛋白和CDK2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年龄、性别、吸烟史、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NSCLC组中Rb蛋白阳性表达率与上述临床病理参数无关;CDK-2蛋白在高、中、低分化程度肺癌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33%(7/12)、83.33%(15/18)、100%(1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CDK2蛋白阳性表达与肺癌分化程度相关,而经分析CDK2蛋白表达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无相关性。【结论】1、NSCLC组织中高危型HPV16/18型感染率显著高于良性对照组,且与NSCLC组织类型、分化程度及吸烟史有关,提示高危型HPV感染可能在NSCLC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的作用;2、NSCLC组织中Rb蛋白表达程度与良性病变组比较有显著差异,且在肺癌组中Rb蛋白异常表达与HPV感染相关,其机制可能为HPV通过E7蛋白与PRb形成E7-PRb复合体而引起PRb的降解失活,从而参与NSCLC的发生发展过程;3、NSCLC组织中CDK2蛋白表达程度与良性病变组比较有显著差异,且在肺癌组CDK-2蛋白高表达与HPV感染有关,提示HPV可能通过作用于细胞周期调节因子,从而使细胞周期调节失控,诱发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发展;4、Rb、CDK-2蛋白表达水平均与HPV阳性的NSCLC密切相关,它们可能与HPV在NSCLC发生发展中起到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