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舒尔茨(1988)指出“一国农业所以停滞不前,不在于资源禀赋,而在于宏观经济政策和农业政策的扭曲和失误”,由此可见农业政策在一国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北京市农业正在经历从“传统农业”向“多功能型农业”的转变之中,如何制订出合理、有效的经济政策,帮助北京市农业尽早完成这一功能性转变成为了当前北京市农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基于此,本文主要从历史和逻辑的角度出发,运用制度经济学理论、农业经济学理论等相关理论研究了北京市农业支持政策。本文采用的技术路线是遵从政策的环境、政策的目标以及政策形成这一思路。本文首先从逻辑的角度得出了农业政策演进的一般规律,进而从历史的角度对北京市1949年以后的农业政策的演进进行归纳分析,最后构建出北京农业支持政策的框架。
本文的基本结论是: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政策的选择和替代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北京市农业支持政策的演进既体现了农业发展本身对农业支持政策要求的转变,也反应了北京市农业政策的制订者能够主动根据政策背景的转变而不断地做出改变的能力。
本文有以下特色和创新之处:(1)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国家背景下的区域农业发展政策,从研究角度上看本文的研究角度可谓另辟蹊径,新颖独特;(2)本文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分析农业支持政策的框架,分别从政策背景、政策目标以及政策内容等逻辑关系入手,抓住了问题的本质;(3)在研究方法上,分别从逻辑角度和历史角度分析了北京市农业支持政策的演进,并最终实现了逻辑利历史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