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成为理解人民民主真谛的生动解释,它突出了协商民主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作为一种重要民主形式,致力于通过在人民内部开展广泛协商来解决各类问题,促进共识的达成,实践也证明其作为社会治理方式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在当前的基层治理中,协商民主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嵌入原有的治理体系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不仅形成了丰富的协商治理实践,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成为理解人民民主真谛的生动解释,它突出了协商民主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作为一种重要民主形式,致力于通过在人民内部开展广泛协商来解决各类问题,促进共识的达成,实践也证明其作为社会治理方式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在当前的基层治理中,协商民主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嵌入原有的治理体系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不仅形成了丰富的协商治理实践,也为学术研究提供更多理论解释。本文则基于协商治理的理论框架,依托济南市槐荫区协商治理实践,通过内容分析和案例研究的混合研究方法对社区协商治理效果进行研究,从协商治理的基本形式和价值内涵两个层面对协商治理效果进行评估和评价。
本文首先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槐荫区协商民主政策的执行效果进行评估,判断其是否满足协商治理形式上对“主体多元、流程完整、程序公开、目标落实”四个维度的要求。基于此,本文整理了槐荫区政协58篇政务公众号的新闻报道,构建协商治理政策执行效果评估的指标体系,分为“主体”、“程序”、“主体”、“目标”四个维度。然后文章通过人工编码和数据统计得到槐荫区协商民主政策的执行效果得分,平均得分为0.7352(满分为1.00分),其中在公民参与的程度、协商程序的创新性、协商结果的落实、目标达成等指标上评估表现较差。其次,文章选取了槐荫区具有代表性的社区协商治理案例进一步评价协商治理实践的治理效果,保证统计分析结果的严谨性和评估的全面性。笔者通过参与式观察、访谈等方式获取资料并深入实践进行走访,分析社区协商治理的实践效果和价值追求。总体来说,槐荫区协商治理实践基本实现了协商民主的价值追求,即“促进多元主体的平等参与、建立了公平的程序保障、通过充分协商达成理性共识”的目标,但同时也存在制度执行不力、公民参与准入门槛不清、形式创新不足、协商氛围有待加强等问题。
其他文献
住房租赁市场的培育和发展,符合新时代居民对住房的多层次需求。目前,我国正在加快推进住房租赁市场的完善和发展,但受不同地区环境的影响,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对政府和企业在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决策方面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对不同城市的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潜力进行评价。分析不同城市之间的差异性及影响因素,能够使城市更加明确自身发展的优势、劣势,从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对加速我国住房租赁市场发展
20世纪,关于智慧城市的研究大部分处于科学幻想阶段,但随着计算机等智能化设施的完善,智慧城市已逐步成为现实。毋庸置疑,智慧化是城市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都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重要的战略规划,但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诸多问题。因此,对我国城市智慧度的评价以及各级别城市智慧度的差异性分析能够使城市更加明确自身发展的优势、劣势,从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对提高我国
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有超过8500万残疾人,数量居世界第一。其中超过10%的残疾人领取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约90万残疾人接受特困人员救助,这表明残疾人社会救助成为保障其基本生存的“最后一道防线”。与此同时,残疾人救助需求千差万别。其中,七种残疾类型、四档残疾等级,使得残疾人社会救助愈发复杂。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残疾人社会救助的精准性,切实满足残疾人复杂多样的救助需求,具有重要的学术
人口资源作为一个国家最宝贵的资源,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在造成人口老龄化的同时,导致新生儿出生率下降,给国家带来一系列问题。因此,我国于2016年起推行全面二孩政策,以应对挑战。然而,全国新生人口的数量并未达到政策预期。上海市作为经济快速发展的一线城市,同样面临着严峻的低生育率和人口老龄化问题。生育保障作为提高生育率的有力支撑,通过为女性提供政策支持与经济补偿,能够
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过渡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异常迅速。但同时,各类危机事件也愈演愈烈,对国家风险治理和危机管理能力形成了考验。实践证明,信息问题是危机管理中最为关键的问题。提高信息透明度,打通公众交流渠道,争取公众的接纳和认可,是政府危机应对的根本手段,直接影响危机管理效果。可以说,应急管理中的信息治理、数字化治理,是创新社会治理形式的重要推手。 随着新媒体时代和“5G”时代的到来,一方面,
近年来,随着国家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逐步加快,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根基地位愈加重要,作为党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与纽带,社区工作者在基层社会治理与服务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就城市社区来说,社区工作者队伍的优劣直接影响市域治理现代化,其能力状况与建设直接决定着城市社区的治理水平和治理效能。因此,提升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的能力、建设一支适应市域治理现代化要求的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成为重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垃圾产量越来越多,亟须提升垃圾治理效能。通过研究和实践可知,垃圾分类有利于提升垃圾治理效率,实现垃圾治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我国进行垃圾分类已有数十年,但成效不显著,而政策工具作为实现政策目标的桥梁,是垃圾分类治理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当前,基于政策工具视角对我国垃圾分类政策的研究多着眼于实际效果,对政策文本的探究比较薄弱。但是,政策文本对政策执行具有指导作用,与政策效
我国的志愿服务是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产生的,在初期带有“义务运动”的特征,并以社区志愿服务为主要形式。进入21世纪,志愿服务逐渐扩展、深化,2008年汶川地震的发生和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志愿服务爆发的能量举世震惊。从北京奥运会到G20峰会,从汶川地震到九寨沟地震,从“大学生西部计划”到抗击新冠肺炎,无数事件中都有志愿者的出现,志愿服务已经覆盖到包括扶贫、慈善、社区服
2016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民办教育分类管理的新政。截止到2019年底,中国31个省级政府都不同程度地采纳了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政策,由此拉开了民办教育发展的新篇章。下一阶段省级政府继续深化政策改革并开始向市级政府扩散。在此背景下,打开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政策省际扩散的“黑箱”,从政策扩散的时空特征探索政策扩散的逻辑和影响因素,对下一阶段开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基于政策扩散理论,本文以中国民办教
近几年来我国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养老服务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国家积极响应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面对巨大的养老压力,我国传统的养老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养老需求,在公办养老机构数量有限的背景下,社会企业不仅能够成为有效的养老服务供给者,还能够依据自身独特的优势,即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来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社会企业兼具社会性和经济性双重性质,鼓励它参与我国养老服务供给将是一个新颖的、适宜的策略。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