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miR-466在HPV16阳性的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表达情况及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联系,探讨miR-466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进一步完善宫颈癌发生的机制。
[方法]
1.收集单一型别HPV16阳性的宫颈癌2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36例以及20例HPV阴性的正常宫颈组织标本,液氮保存。
2.提取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DNA组织,采用参考文献中标准PCR扩增法进一步确定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HPV16阳性标本。
3.Trizol法提取总RNA,采用茎环RT-qPCR方法分析HPV16阳性的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miRNA-466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宫颈癌常见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4.统计学分析:miR-466的相对表达量以中位数和四分位间距表示。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中非参数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两组间差异,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多组间差异,取P<0.05为假设检验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用茎环RT-PCR方法能特异检测miR-466,RT-PCR产物电泳显示均为单一条带,实时荧光定量PCR产物溶解曲线显示单峰。
2.miR-466在HPV16阳性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及正常宫颈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76(0.259~0.371)、0.601(0.347~1.324)和0.082(0.046~0.244)。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证实miR-466在HPV16阳性的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16阳性的宫颈癌组织与HPV16阳性的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的miR-466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
3.miR-466的表达与HPV16阳性的宫颈癌临床病理因素分析显示,miR-466的表达与年龄、肿块大小、大体类型、组织分化程度未见显著相关性(p>0.05)。
4.miRNA-466与预测的HPV特异性miRNA同源性分析提示,miR-466与HPV16、18的LCR区序列高度同源。
5.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miR-466可调控多种靶基因。
[结论]
1.miR-466在HPV16阳性的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组织,提示miR-466参与正常宫颈向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转变过程;
2.miR-466的异常表达,可能与HPV16LCR区高度同源性相关;
3.miR-466可能通过调控多种靶分子,参与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