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尤其是21世纪来,我国高校学生社团“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已经成为高校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校管理的民主化进程甚至和谐社会建设方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基于历史以及现在的各种各样的原因,高校对学生社团现有的管理模式已经严重阻碍了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高校采取何种更为有效的管理模式来引导鼓励学生社团发展,成为了在公共管理领域亟待研究的课题。在综合学界前辈的研究成果后,本文对学生社团管理模式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划分了“权力主导型”、“规则主导型”、“信任主导型”三种类型的管理模式。自由结社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高校选取何种学生社团管理模式,对学生结社自由权的实现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高校与学生的互动关系中,充分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结社自由,放宽对学生社团的管制,实现从“权力主导型”向“规则主导型”管理模式转型,进而过渡到“信任主导型”管理模式,是实现高校管理与学生结社自由权动态平衡的必由之路。将发达国家和我国高校学生社团发展历史和管理现状做一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可以发现我国高校学生社团发展和管理虽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与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相比还存在较大的问题,我国高校学生社团模式转型有着很大的必要性。仔细分析我国社会环境、高校环境已经学生群体特点的变化,我国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转型也具备了现实的可能性。基于必要性和可能性都已具备,在充分借鉴的基础上,文章从尊重学生结社自由权、确立高校和学生的互动信任关系、明确高校和学生社团的职能关系、依法完善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体系、充分合理利用各方资源、强化学生社团自律和加强监督和业务指导等方面为我国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转型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