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屈原、曹植后期作品中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作者们内心的挫折情绪与其文学意象之间有制约与被制约、体现与被体现的关系。具体地说表现在三大方面:一方面屈原、曹植的挫折情绪规定了意象建构的方向,意象的生成受制约于他们的挫折情绪,有这样三个特点:一是意象之心象大都表现为否定性质的情绪体验;二是挫折情绪使意象的物象被幻化,具有超现实的特质;三是同早期作品相比,他们运用同类型物象的角度不仅发生了转变,而且寄托于该类物象的主观情感也截然不同。另一方面其后期作品所建构意象又朝向体现他们内心的挫折情绪归趋,也即读者能睹物思情,能够从物象联想到作者内心的挫折感。再一方面挫折情绪使屈原、曹植倍受精神痛苦的煎熬,不由自主地寻求非现实的补偿物,以图安慰他们的心灵,于是乎作者们又建构诸多与消释挫折情绪密切相关的意象,这类意象从根本上说也最终体现了作者们内心的挫折情绪。 屈原、曹植在建构体现挫折情绪的意象方面,又有各自的特点。曹植除了对屈原有一定程度的继承外,还有自己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