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同步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

来源 :重庆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0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移动通信蓬勃发展的今天,超宽带技术由于具有传输速率高,功耗低,安全性好,抗多径能力强以及成本廉等优点越来越收到广泛的重视。超宽带系统利用纳秒至皮秒级的非正弦波窄带脉冲传输数据,非常适合作为城区室内密集多径环境下的应用,并且能与现有的传统窄带系统共存。室内复杂的信道环境复杂给超宽带系统的同步,信道估计等技术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特别是高速A/D的发展,芯片的处理能力飞速增长,在超宽带无线通信的同步技术中,一些较为复杂的同步算法也可以实现。最近提出了一种基于“脏模板”(dirty templates)的同步捕获算法,该类算法能够保证最大限度地捕获多径能量,提高同步的精确度。   本文主要研究了采用PAM调制时,基于“脏模板”的跳时IR-UWB超宽带系统的同步技术,分析和仿真现有IR-UWB系统中的符号级、帧级和码片级时延估计算法,并提出了各算法的优化和改进方案。本论文相关工作如下:   1)研究并仿真了IR-UWB中基于GLRT准则和CCML准则的符号级和帧级的同步算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修正和“三值窗”的GLRT符号级、帧级时延估计的改进算法,以及基于训练序列互相关模板的符号级时延估计算法,在低信噪比时,该提出的算法性能优于GLRT的时延估计算法;   2)研究并仿真了基于互相关模板的码片级同步法(CCML),提出了可运用于跳时高速IR-UWB码片级同步的“功率窗”时延估计算法,该算法复杂度低于CCML算法,在高信噪比环境中,性能与CCML码片级时延估计算法相当。接下来分析了跳时码性能对“功率窗”码片同步算法的影响。   3)提出了改进码片级同步速度的基于门限判决的切换算法。   最后,本文对提出的IR-UWB系统的同步时延算法进行综合仿真。仿真结果证明,该同步方案在AWGN环境下,具有较为理想的同步性能。
其他文献
声源定位技术是近二十几年国内外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早期主要应用在军事上,如飞行器、直升机等所设计的声探测武器。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声源定位技术也有了质的飞跃,从原先
为缓解互联网的压力和解决信息共享等问题,李幼平院士提出了一种互补结构网络,将数字广播技术与互联网相结合,相互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优势。 论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数据广播的相
仿真机I/O接口系统是用于在仿真主机与硬件操纵盘台之间进行信息传输与转换的重要系统。本论文围绕一台电站仿真机I/O接口系统进行改型研究,其中包括软件和硬件的设计开发。
网络宽带化和IP化是当前通信发展的大趋势,对城域网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压力,也成为各大电信运营商的关注焦点。弹性分组环(resilient packet ring)技术集IP的智能化、以太网的
利用GPS载波相位差分技术对载体的姿态进行实时高精度测量开辟了GPS应用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GPS姿态测量系统和传统测姿系统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其测量误差
随着IP技术的不断发展,VoIP(Voice over IP,基于IP的语音通信)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语音编解码器的处理延时是直接影响到电话的语音质量的因素之一,因此,如何实现
GPS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不仅具有全方位、全天候、全时段、高精度导航能力,而且具有良好的抗干扰和保密性。定位与测量是GPS卫星导航系统的两大功能,测量精度是这两大功能的核心
近年来,全球通信的宽带化、无线化、个人化需求推动着无线接入的研究。由于便携式产品的发展和应用需求的迅速增长,促成了无线个域网(WPAN)技术的诞生,使无线接入的产业链日趋完
近年来我国煤矿重大火灾事故不断,伤亡和损失惨重,煤矿人员缺乏良好的培训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矿井工人安全培训成为一种非常具有实效性的避灾途径。在虚拟
交织分多址接入(IDMA)技术作为第四代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已经受到了国内外研究机构的广泛关注。为了达到高速移动下的可靠通信,移动通信系统中必须采用信道编码技术以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