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提出了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的战略,2007年5月又发布了《关于推动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的意见》。受上述文件的引导以及事务所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国内很快又掀起了新一轮的事务所合并高潮。同时,作为一种服务性质的商品,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是保证它得以稳定发展的根本要素。若不能保证经审计的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审计的存在便失去了意义。因此,审计质量的提升是每个事务所都会面临的迫切问题。而事务所合并的初衷,也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扩大规模、减少成本、提高效率,进而改善审计服务的质量。目前,距中注协提出“做大做强”战略已经有7年时间,会计师事务所的整合期也应该过去,是研究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经济效果的最佳时期。到底事务所合并效果如何,“做大”和“做强”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吗?是否事务所合并之后就一定会带来审计质量的提高呢?合并的意义是否已经真正实现?这些问题都亟待我们去验证。本文主要运用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结合的方法,试图探究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和审计质量之间的联系。首先,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资料和理论知识的学习,我们假设合并会带来审计质量的提高。然后选取了2009年发生的8起典型合并案为研究对象,对经它们审计的124家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其次,我们建立了多元回归模型,并选取了修正Jones模型计算出的企业操纵性应计利润作为审计质量的替代变量,最后回归结论得出:会计师事务所合并能够较为显著地提高实际审计质量。最后,论文分析了会计师事务所合并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导致审计质量无法显著提高的原因,为相关部门客观评价事务所实施“做大做强战略”的效果提供一些经验证据,并从国家和事务所两个层面提出优化合并重组、提升审计质量的对策,为我国审计市场的转型及规模化发展提供了借鉴及启示。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为了使研究更加严谨、结论更具说服力,一方面,拉长了时间期限,选用了合并前后各3年的被审计单位的数据,尽可能减少由于合并整合带来的负面效应;另一方面,本文控制了审计意见这一重要影响因素,只选取出具了标准审计意见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