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聚变应用的铜/钢“管对管”接头制备及性能研究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t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偏滤器部件的结构设计看,铜/钢异种材料“管对管”连接是WEST、ITER以及DEMO偏滤器部件制造的必需工艺,该接头是冷却水的压力边界,一旦开裂将会导致冷却水的泄露,极大威胁装置安全。首先,以WEST工程中的实际需求为导向,研究了CuCrZr/Inconel 625/316L电子束熔化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在实际生产中,管-管焊接是在热等静压之后进行的。为了模拟构件生产制造的实际情况,采用与热等静压相同的参数(热处理温度、时间)对CuCrZr管进行焊前退火处理。焊接接头处不存在微裂纹或未焊透等缺陷。讨论了接头微观组织中“沙滩”、“半岛”、“岛屿”等宏观偏析以及“小球”、“枝晶”、富Cu粒子和富Nb/Mo网格等微观偏析特征的形成机制。接头力学性能测试表明,焊后时效处理基本没有提高接头的抗拉强度,而只是将CuCrZr中硬度最薄弱点转移到离CuCrZr/Inconel 625焊缝稍远的位置,此外该处理会降低CuCrZr合金在焊接热影响区以外区域的硬度。旋转弯曲疲劳试验后进行的冷氦检漏测试结果表明:在当前规定的疲劳试验条件下,焊后时效处理对接头疲劳性能几乎无影响。时效处理导致的富Inconel“岛屿”硬度的显著提高可能与富Nb/Mo网格的形成有关。其次,使用与ITER尺寸相同的CuCrZr管材和316L管材作为模型材料,利用旋转摩擦焊接方法实现“管对管”连接,并系统研究了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讨论了焊接接头附近CuCrZr侧微缺陷及细小富Cr带的形成机理。焊后时效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接头的显微硬度和抗拉强度,但对塑性影响很小。CuCrZr/316L“管对管”连接的成功实现,表明了旋转摩擦焊接应用于先进聚变材料“管对管”连接的可行性。最后,基于上述研究基础,选用难以熔化焊接的ODS-Cu、T91钢作为模型材料,采用旋转摩擦焊接方法实现了ODS-Cu/T91“管对管”连接。焊接接头处未发现微裂纹等焊接缺陷,接头界面附近存在“不对称扩散”现象。所有样品界面附近的ODS-Cu侧中均存在有低硬度区域。样品的抗拉强度在290~330 MPa之间,但表现出脆性特征。两件样品在设计的旋转弯曲疲劳测试后均未发生断裂。尝试建立了样品拉伸性能、显微硬度以及显微组织之间的相互关联,并就“不对称扩散”现象、低硬度区域以及脆性特征的机理进行了讨论。综上所述:本文以WEST工程实际需求为导向,对电子束焊接接头进行了系统的可靠性评价;并利用技术上成熟的旋转摩擦焊实现了先进铜合金与钢之间的“管对管”连接。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航空航天工程技术领域的不断创新,对精密传动机构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电作动器是集伺服电机与精密传动机构于一体先进控制装置,在航天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某型飞机座舱盖升降机电作动器对传动机构的要求,开展了三环少齿差减速器多体动力学的研究工作。首先,介绍了飞机座舱盖升降操纵系统和三环少齿差减速器的结构和传动原理。针对作动器用三环少齿差减速器设计过程中参数计算复杂、精度不高的问题,利
大型客机是中国航空制造业首次涉足的领域,虽然有相关设计理论支撑,但此前从未有过实际设计经验。本文的研究目标就是设计出适用于大型客机的起落架结构,对其进行收放运动模拟。再使用有限元软件,对设计出的起落架结构进行有限元仿真,再基于其有限元仿真分析结果,对主起落架缓冲支柱、连接横梁进行轻量化优化:(1)根据经典起落架设计方法,先确定起落架的基本布局形式,计算飞机载荷,再根据飞机载荷的分布分别计算起落架缓
γ-TiAl合金是航空航天等领域首选的新型高温结构材料之一,是当前钛铝金属间化合物的研究热点。但由于γ-TiAl合金属于难加工材料,具有室温脆性和低延展性,导致加工过程中材料形变量较小,而且其断裂韧性较差,切削加工过程中易引入微裂纹等缺陷,从而在服役过程中易发生断裂而失效。纳米切削作为超精密加工技术的重要手段,在纳米制造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原子及近原子尺度制造技术的发展基础。为此,本文基于分
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传统制孔工艺需满足钻、扩、绞等一系列复杂的工序才能保证加工质量以及精度等级,不仅质量难以保证而且效率低下。因此,产生了沿螺旋线轴向进给的螺旋铣孔技术,它产生的切削力小、温度低、工件表面毛刺少,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本课题的研究主题是螺旋铣孔过程切削力研究及其对加工质量的影响。其中,螺旋铣孔过程切削力的研究主要从切削过程到钻孔再到螺旋铣孔的有限元仿真过程来研究。而切削加工质量本文
高强钢三明治板以其轻量化、高强度、耐冲击等优点,在航空航天、轨道运输、船舶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针对高强钢三明治板焊接加工难题,本文利用焊剂片约束电弧(FBCA)焊接方法,获得了成形良好的T形接头(I型金属三明治板最基本单元)。在FBCA焊接高强钢三明治板中,电弧行为、熔滴过渡模式及熔池行为等焊接动态过程行为是影响焊接稳定性及焊接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采用高速摄像系统、电信号采集系统,对焊接过程
交流TIG焊是常用的铝合金焊接方法,但由于钨极载流能力限制和氩电弧较分散,使得其焊接熔深较浅,生产效率较低。粉末熔池耦合活性TIG焊(PPCA-TIG焊,Powder Pool Coupled Activating TIG welding)通过外层气体引入活性剂进入电弧-熔池系统,利用活性剂对焊接电弧和熔池的依次作用使得熔深显著增加,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本文通过建立基于实际焊接条件的二维电弧等离子体
由序/熵调控设计得到的中、高熵合金和非晶合金,打破了传统合金的设计理念,并在性能上不断取得突破,具有重要理论研究意义和工业应用潜力。本文采用熔剂包覆法+磁悬浮熔炼水冷铜模负压吸铸法,由工业级原料通过Fluxing技术制备出具有优异力学性能和磁学性能的新型亚稳态合金,打破传统的采用高纯原料以及真空熔炼等的合金制备的方式,探究不同碱度包覆剂对于非晶复合材料除杂效果、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分别添加稀土元
Al/Cu复合结构的制造中,由于其异种材料间熔化特性、热物理性能等差异使得实现其有效、可靠的连接是目前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同时接头处界面行为对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所以对其界面行为进行多角度多方面深入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传统电弧焊低成本、可操作性强的基础上,从工艺方法改进和界面调控方面提出了添加SiO2纳米粉末AC辅助Al/Cu等离子弧熔钎焊实现了成形及力学性能良好的Al/Cu异种金属接头。同时通
在自行原创设计的动态管流腐蚀设备中,利用失重法、SEM、EDS、XRD和XPS等手段全面分析了在CO2/水气液两相泡状流条件下腐蚀时间、CO2分压、CO2气相流速对20#无缝钢管的腐蚀速率、腐蚀产物形貌及腐蚀产物成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不同压力条件下,随时间延长至3h时腐蚀速率均先降低到最小值,后时间增大至5h时腐蚀速率出现峰值,5h后腐蚀速率均呈缓慢降低的变化趋势;腐蚀试样表面黑灰色覆
传统电火花沉积设备在沉积过程中,“阳极粘连”、拉弧等现象常有发生,且沉积设备大多由人工手动操作,人为因素对沉积层质量影响较大,手持沉积枪不适合进行大面积沉积工作,工作效率低下,影响沉积层质。因此采用超声加工与电火花沉积技术相结合,通过在工具电极上加载超声振动,利用超声波振动产生的热效应、机械效应,提升沉积层质量。本文设计了超声波复合电火花沉积自控平台,在S136模具钢表面制备WC-10Co沉积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