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实现工业化的支撑产业。近年来,钢铁企业不仅面临着激烈的行业内企业间的竞争,也面临着上游供应商和下游用户的激烈竞争,钢铁企业的纵向整合活动日益频繁。 纵向整合是企业为了应对动态变化的外部环境,以现有主导产品和技术为中心,沿着产业链和价值链进行垂直方向的扩展,其实质是为了实现经营目标。企业通过纵向整合能形成对战略性资源和能力的有效控制,是否进行纵向整合,在影响企业绩效的同时,也会影响产业的组织结构,因而既是企业的战略问题,也是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 文中首先对纵向整合的动因和测度理论以及钢铁行业企业绩效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与综述。国内外学者对纵向整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动因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产业组织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企业能力理论。纵向整合的测度方法目前主要有价值增值法(VA/S)、主辅分类法和投入产出表法(I/O法)。 接着分析了钢铁产业的发展历程和产业政策。给出钢铁产业及其行业特征后,使用波特教授的“五力模型”对钢铁产业链进行了深入分析;接着分析了我国钢铁产业的发展历程以及国家政策;最后指出钢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文中重点研究了钢铁企业纵向整合对绩效的影响。微观方面,纵向整合通过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从而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中观方面,纵向整合通过提高进入壁垒和实行价格歧视,获取垄断利润,从而间接影响企业绩效;宏观方面,纵向整合能够提高国家钢铁产业竞争力,从而间接影响企业绩效。 文中运用21家钢铁上市公司2001-2008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纵向整合对绩效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钢铁上市公司纵向整合显著影响企业绩效,但是企业的规模对企业绩效影响不显著。说明钢铁企业进行纵向整合有利于提高其绩效,而通过扩大规模却不能提高其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