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粪厌氧消化工艺参数优化与消化产物环境风险评价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lei881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厌氧消化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畜禽粪便等固态废物的处理处置及能源回收,然而该技术的应用受到消化过程高能耗以及消化产物存在重金属污染与抗生素残留等问题的限制。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鸡粪与秸秆做为消化底物,研究了初始底物浓度、消化温度与物料掺杂比对厌氧消化过程甲烷产量、过程稳定性及消化产物生态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鸡粪(CM)与玉米秸秆(CS)物料掺杂比为CS:CM=1:1的中温半干式厌氧消化过程中累积甲烷产量最高,高达223.7±16.0mL/gVSadded;物料掺杂比为CS:CM=3:1的中温干式厌氧消化过程获得20.3±1.4 L/L消化容积的最高的单位容积甲烷产率,是半干式厌氧消化过程的1.5倍;中温半干式混合物料厌氧消化过程稳定性显著优于其他消化过程,挥发性脂肪酸、氨氮和游离氨均未发生累积。本研究定量评估了厌氧消化过程中重金属(Mn、Zn、Cu、Ni、As、Cd、Pb、Cr)潜在生态生险及四环素类抗生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厌氧消化削减了 Pb与Cr的直接生态毒性,但是Pb、Ni、Zn、Cd、Cu和As的直接生态毒性均有所增加。潜在风险指数(RI)分析表明消化产物的生态风险主要由Cd、Cu和Zn主导,消化过程增加了消化产物的潜在风险水平,但是仍然处于“低风险”的污染水平。四环素、土霉素和金霉素经过厌氧消化过程分别被平均去除了 76.7%、87.6%、75.5%,并且半干式厌氧消化对消化底物中含量较高的四环素与金霉素的去除效率显著(p<0.05)高于干式厌氧消化过程。物料掺杂比为CS:CM=3:1的中温干式厌氧消化过程中,可得到最高的单位容积甲烷产率与生态毒性相对较低的消化产物,认为此条件为最优的厌氧消化组合工艺。
其他文献
目的:调查髋部发生脆性骨折的老年患者衰弱现状及影响因素,构建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衰弱风险预测模型,研究患者术前衰弱与术后预后的相关性,为脆性骨折患者衰弱的有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乌鲁木齐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拟接受手术治疗的407例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客观指标测量、电子病历信息采集,并对305例有效样本人员进行术后12个月内的随访,记录术后并发症和临床结局事件。结果1.305例老
学位
地下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淡水资源。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工农业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导致地下水受到日趋严重的污染,其中2,4-二硝基甲苯(2,4-DNT)污染及其治理的有效措施逐
海洋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一个巨大宝藏,在人类的环境生态中起到调节器的作用。人类对海洋资源的探索开发不断加深,同时依据鱼类的运动规律和推动原理创造了相应的水下推进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