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络的出现曾让人类充满了各种憧憬和希望,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从网络虚拟世界中释放出来的不仅有光明,还有黑暗。于是,网络“多数暴政”的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在一种乐观而谨慎的立场下,本文试图透过多数暴政理论的视阈来对我国目前的网络民意进行一个较为系统的研究。笔者首先对我国当下网络民意的现状进行了一个扫描式的观察,既讨论了网络民意在我国民主进程中的积极作用,也提出了网络“多数暴政”的存在及其可能产生的危害。接着重点分析了从网络民意蜕变为网络“多数暴政”的过程中互联网络内外的各种导致因素,分为四个方面:(1)数字鸿沟中有名无实的“网络民意”;(2)网络空间中双重“沉默螺旋”的存在;(3)无知落幕背后的“网络暴民”与“替罪羊”;(4)利益驱使下的“经济人”与“枪手”。通过这些因素的分析,我们会发现网络“多数暴政”并不总是偶然事件。在对近代西方“防止多数暴政”思想的梳理及对我国近年内发生的一些网络事件的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看到网络“多数暴政”对个体及社会正义已经和将要造成的危害。正因为此,笔者根据理论分析以及国内外的一些经验教训而提出了规避新时期的暴政——网络“多数暴政”的四个指导原则:原则之一,在数字鸿沟和网络双重沉默螺旋的客观现实下合理面对和采纳“网络民意”;原则之二,在网络言论自由的前提下维护反论权;原则之三,在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前提下保护少数人的利益;原则之四,在网络立法的前提下保护“网络匿名发表言论权”。其中最后一个原则是对前三个原则的补充和某种意义上的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