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复合絮凝剂的开发及其在处理含Zn2+废水中的应用

来源 :江西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8555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锌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元素,它广泛存在于人体肌肉及骨骼中,但是含量甚微,如果超量就会对人体产生严重不良后果。含锌废水的排放对人体健康和工农业生产具有严重危害。Zn2+,作为对生态环境危害较大的一类重金属污染物,具有持久性、毒性大、污染严重等特点,其一旦进入环境后不能被生物降解,大多数将参与食物链循环,并最终在生物体内积累,破坏生物体正常生理代谢活动,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开展含锌废水有效处理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论文选用一种富镁纤维状硅酸盐粘土作为制备新型絮凝剂的原材料,在实验室对粘土原矿进行了提纯和活化处理试验,并确定了最佳酸活化条件:活化温度60℃、固液比(g/ml)为1:20、硫酸浓度为15%、活化时间12h。将上述活化制得的粘土于500℃下焙烧2h,在固液比1:20、温度80℃条件下用过饱和氯化钾溶液活化制得钾盐活化粘土。再在一定条件下使活化粘土与聚合羟基铁离子发生聚合反应,得一种复合絮凝剂—1#絮凝剂,并对其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确定了OH/Fe摩尔数比2.0、合成时间8h、温度30℃、FeCl3浓度0.1mol/L、钾活化粘土/改性液体积的比为1:20为1#絮凝剂的最佳制备条件。此外,实验室还以Zn2+废水为研究对象,对1#絮凝剂处理废水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较系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常温下,处理浓度为100mg/L、pH为6的Zn2+废水100ml,投加量为0.3g,快速搅拌(500r/min)5min,再慢速搅拌(100r/min)10min,静置时间为60min,对Zn2+的去除率达到95%以上。本论文还对处理Zn2+废水后的1#絮凝剂残渣进行再生回收的研究,即将回收残渣先与活化废酸、聚羟基铁改性废液混合,再用饱和的NaCl溶液浸泡20h烘干制成2#絮凝剂。2#絮凝剂对锌离子的吸附实验结果表明,该絮凝剂可以重复利用,但与1#絮凝剂相比,其对Zn2+的去除率明显下降,Zn2+的去除率仅为46.3%。同时,还将1#絮凝剂与PAC絮凝剂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要达到相同的去除Zn2+的效果时,1#絮凝剂的用量为0.5g,PAC絮凝剂的用量为5g,可见1#絮凝剂的性能要优于聚铝PAC。
其他文献
“最多跑一次”无疑是今年两会热词之一。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使更多事项在网上办理,必须到现场办的也要力争做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
报纸
以5年生酿酒葡萄“蛇龙珠”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副梢处理,研究了酿酒葡萄蛇龙珠果穗长、单果质量等生长指标和可溶性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等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
蚯蚓处理污泥反应器中,常伴大量的白色线蚓(寡毛纲、线蚓科).因此,本文以蚯蚓处理城市污泥为研究对象,初步探讨了白线蚓(Enchytraeus Spp.)接种密度对赤子爱胜蚓(Eisena feti
疣是角质细胞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后形成的体表赘生物。随着基底层的感染与克隆性增殖的发生,机体会出现表皮增厚与角化的过度发展,数周或数月后便会形成我们肉眼可见的
介绍了太原煤炭气化集团有限公司东河选煤厂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配置,实现了逆煤流启车。顺煤流停车及发生事故时急停的自动控制功能。该控制系统结构简单清晰,功能严谨完善,控
对于化工行业而言,精馏技术是一项关键技术,其在进行物系分离时,又是一项高能耗技术,这显然和当前的节能减排理念不相符。因此文章结合实例重点就节能技术在精馏系统中的应用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催生了创新创业型高端人才的巨大需求缺口,软件工程专业的内禀特征决定其必然要在"双创"人才培养上有所作为。但要从意识层面上升到可操作层面,无论是传统的教
在我国现阶段的高等教育中,工商管理专业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不但为我国行政执法、商贸、企业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而且对于我国工商管理专业的理论研究起到了无法替代的推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