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研究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gla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的一百年间,由于人类盲目和过度的生产活动,致使生态失调恶性发展,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受到严重的破坏。为了应对并解决生态危机问题,人类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与变革。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新坐标,承载着引导人们遵循人与自然万物“平等互利、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的重任,积极推行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保持人类文明健康永续发展的重要手段。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主要宣传手段和传播方式,对教育主、客体的发展层次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学生作为我国新时代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他们所属的道德层次不仅是对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成效的直面反馈,更能成为未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的风向标,进而影响着社会生态伦理环境。因此,在党和政府制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引导下,针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必将成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催化剂,同时形成生态意识、养成思维定式和行为习惯是时代对大学生提出的新要求,是大学生立足于世、造福社会的必备品质。  本文从我国高校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以解决严峻的生态问题为背景出发,提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不仅有助于推进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满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还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一章阐述了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所涉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归纳和概括了传统文化中道家、儒家、佛家的生态文化思想,并扬弃性地梳理和借鉴了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精髓。第二章分析了全球生态危机问题以及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兴起和发展的历程,提出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先进代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的重要作用,以及我国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紧迫性和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已取得的成就。第三章在借鉴实证研究数据的基础上,分析整理了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依据问卷数据并结合实际研究,文章总结出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五个方面问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不够系统深入、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方式方法不够科学缺乏多样性、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不够全面深入。究其成因,文章进一步从国家方面、社会方面、高校方面、家庭方面、个人角度五个层面对其展开分析。第四章在总结上一章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理念、目标和原则并进行了相关阐释。文章首先深入挖掘了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理念,提出将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理念定位于绿色发展理念、全面发展理念和知行统一理念三个方面的内容上。然后,论述了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应遵循的原则。第五章首先总结归纳了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六方面基本内容:生态文明国情世情知识教育、生态文明科学知识教育、生态文明法律法规知识教育、生态文明道德知识教育、生态文明绿色消费知识教育、生态文明实践能力教育。然后以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发展的现状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要求为依据,构筑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具体路径。最后,提出通过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树立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念,共筑未来“美丽中国”的宏伟愿景。
其他文献
延安时期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内在要求,也是延安时期革命实践发展的客观需求,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相统一的必然结果。基于
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做出了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即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中组部、人事部、教育部、财政部、农业部、卫生部、国务院扶贫办、共青团中央积
阿尔都塞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史上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深受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影响,又在汲取葛兰西、拉康等哲学家理论精华的基础上,赋予了意识形态以国家机器职能。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