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杂Bi的Mg-Si-Sn基材料的制备与热电性能

来源 :沈阳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527236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Mg2Si1-xSnx是一种广泛适用于中温域(400K-800K)的热电材料,Mg2Si1-xSnx有很多优点,如热电性能优良,构成元素储量丰富,对环境无污染等,Mg2Si1-xSnx也正是因为这些优点而受到科研人员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先将Mg,Si,Sn,Bi粉末按Mg2Si0.4Sn0.6-xBix比例混合,球磨,压制成型,真空烧结。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德国林塞斯赛贝克系数/电阻分析系统LSR-3(热电性能测试仪)对烧结材料进行分析,进而探究不同烧结温度、不同Bi掺杂量和不同退火时间对烧结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得出如下主要结论:不同烧结温度处理的材料中,500℃-2h真空烧结的材料中主要有Mg2Si、Mg2Sn相,580℃-2h真空烧结的材料中有Mg2Si、Mg2Sn和Mg2(Si,Sn)固溶体相,620℃-2h真空烧结的材料中有Mg2Si、Mg2Sn、Mg2(Si,Sn)固溶体和金属Sn相。把580℃-2h和620℃-2h真空烧结材料在500℃真空致密化处理2h,材料的Mg2(Si,Sn)固溶体逐渐分解成Mg2Si、Mg2Sn两相,但并没有完全分解,仍有部分固溶体。上述材料再经过580℃-2h的固溶处理,材料中含有Mg2Si、Mg2Sn、Mg2(Si,Sn)固溶体和少量MgO相,没有获得期待的单一Mg2(Si,Sn)固溶体。500℃-2h烧结材料在600℃退火,随退火时间从0延长到1.5h,材料中Mg2Si相逐渐减小,而Mg2(Si,Sn)固溶体量逐渐增多,同时,由于Mg2Si和Mg2Sn相的分解,材料中少量MgO和金属Sn相也逐渐增多。随测试温度的增加,制备材料的电阻率都急剧减小,这是典型的半导体特征。制备材料的Seebeck系数是负值,表明这些材料都为n型半导体。随着Bi含量的增加,Mg-Si-Sn-Bi烧结材料的电阻率是先减小后增大,而Seebeck系数绝对值变化不规律,存在最佳的Bi掺杂量,使得功率因子最大。烧结材料中金属Sn的存在,虽然能减小电阻率,但却极大降低了Seebeck系数的绝对值。可以适当在材料中增加少量的纳米金属Sn以减小材料的电阻率,但同时不能显著影响Seebeck系数绝对值的大小,从而获得较大的功率因子。Mg2(Si,Sn)固溶体的含量对材料的Seebeck系数有好的影响,含量越多,Seebeck系数的绝对值越大,功率因子越大;少量MgO相对材料的热电性能没有太大的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发生骨水泥植入综合征(bone cement implantation syndrome,BCIS)的情况,并根据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级分类研
摘要:本文重点介绍五年制高职建筑专业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通过网络学习,充分利用校实训基地的建筑模型以及去工地向施工企业学习等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关键词:教学实践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五年制建筑专业教师  《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到2035年中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而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争取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制造
人类非脑部疾病的医学研究可以依赖动物来实现,而脑部疾病则存在许多局限性,例如人脑和动物脑之间具有的本质区别,人脑可以进行对思维和记忆的计算,内部结构复杂、精细,而直接进行人脑的研究则违背社会伦理道德,因此,大多数现代医学中的脑部研究都是通过计算机辅助方法完成的。计算机技术在近些年的急速发展,使得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已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其中自动且准确地分类不同类型的病理脑图像尤为重要。本文研
生态位理论是生态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从生态位视角出发,地方高校发展策略包括三个方面:合理定位地方高校功能生态位,不断优化地方高校资源生态位,构建良好的地方高校空间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