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溶性铅酸液流电池制备与正极沉积物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nsun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能源产能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风电光电机组大规模并网时,将严重影响电力系统运行状态,风电光电并网问题日益突出。对太阳能、风能等非连续能源的利用和储存成为当前储能领域研究开发的重点。与传统液流电池不同,新型可溶性铅酸液流电池(SLFB)是以可溶性二价铅离子在甲基磺酸中作电解质,充电时分别在正负极沉积二氧化铅和金属铅,放电时沉积物转化回原来的基质回到溶液当中,无需使用离子交换膜,电池的容量和功率相互独立。但目前SLFB的各项机理问题研究仍不够深入,本文旨在对影响电池充放电性能的各类因素进行研究探讨。  首先对SLFB电极材料的选取以及电池内部结构的改制。通过对碳/聚合物复合极板进行循环伏安法以及不同浓度甲基磺酸溶液腐蚀发现其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活性与耐腐蚀性能,适宜作为电池的电极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出镍网为孔状结构有良好的反应空间和反应表面积,在负极上选择镍网与碳聚合物复合极板250℃下压制成型作为电极材料。对SLFB内部结构的分析,改进了一种电解液对正负极表面冲刷均匀且 F进上出的电解液流道,使电池在充放电循环中值放电电压从0.397V提高到1。499V,且将库伦效率从最低9%最高仅55.2%就开始掉电提高到库伦效率持续保持在60%以上。  通过恒流充放电情况下研究了不同电解液组分的配比、电流密度以及电解液在溶腔中的线流速对电池充放电性能的影响。循环伏安法结果表明Pb(CH3S03)2中CH3S03-1浓度在0.9mol/L且Pb2+浓度在1-5mol/L时电解液峰电位差较小(474.oo),峰电流比000·58/110.66)更接近1,且氧化峰电流值和还原峰电流值均比较大,且电压效率、库伦效率、能量效率最高,分别能达到89%、98%以及76%;大电流密度下电池工作时由于极化作用,电池的性能下降较大,但电流密度过小又使得电池储电能力不佳,最后选取10mA/cm2作为工作电流密度;加快电解液流速可以适当消除电池浓差极化,流速从o·5cm/s至1·5cm/s电池充放电性能在提高。分析不同浓度溶液循环后的电池正极沉积物,发现Pb02有正交结构的a-Pb02和金红石四面体结构的β-Pb02两种晶型。a-Pb02有着较好的机械性能而13一Pb02具有更强的载荷能力。当溶液组分比为0.9m01/L H++1.50mol/LPb2+时,正极沉积物Pb02更适于电池充放电的沉积于溶解。使用添加剂CxHyN0能有效使电池正极Pb02沉积趋于平整并减少枝晶生成,β-Pb02的相对含量明显增高,晶化程度也更高。并且提高了可溶性铅酸液流电池充放电性能。
其他文献
目前市场上家用净水器种类繁多,但是基于膜电容去离子技术的家用净水器市场上尚未出现。膜电容去离子技术具有能耗低,无二次污染,操作简便,无需酸碱再生等优点。课题的主要研究内
实验以喹诺酮类抗生素环丙沙星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超声/H_2O_2体系与超声/K_2S_2O_8体系的降解效果,通过改变氧化剂的浓度、超声功率、pH值等变量条件,分别确定了两种体系的最佳降解条件。在两种降解体系最佳条件明确的基础上,继续对环丙沙星废水的COD去除率、可生化性和矿化程度等指示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如下所示:在超声/H_2O_2体系的降解实验中,当H_2O_2浓度为10mmol·L~(-
半导体纳米材料由于其表面效应、体积效应、量子尺寸效应等使得其在电子学、光学、催化、陶瓷学、磁介质、纳米复合材料、污染物降解、以及环境修复等领域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
SiCp/Al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和高比刚度、耐磨、低热膨胀系数、低密度、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和导热性,在航空航天、军事及汽车领域得到一定的应用。本文采用粉末冶金与热挤压结
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以其分离效率高、分析时间短、消耗试剂少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毛细管电泳极其适用于分离分析蛋白质,但是由于蛋白质的吸附作用,
在森林生态系统中,不同演替阶段下土壤有机碳的积累与碳截获会随着外界一些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如群落中植物的种类的改变,系统中环境的改变(温度、湿度等),这些都会引起土壤中有
半导体光催化技术能够有效地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单斜相BiVO_4由于禁带宽度较窄,能够响应可见光等被广泛应用在光催化方向,但其仍存在载流子易复合等缺点。本课题通过调控前驱液pH值等,制备出特定形貌的BiVO_4。以特定晶面的BiVO_4为基体,构建了g-C_3N_4/{010}晶面BiVO_4界面Z-型异质结,Ag-BiVO_4@RGO光催化剂和Ag-BiVO_4-MnO
滨海湿地是海陆交互作用的敏感地带,随着沿海经济的高速发展及滨海湿地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大量的陆源污染物,包括重金属等在湿地积累、转化、迁移,并产生显著的环境效应。以往有关
毒素-抗毒素系统(Toxin-antitoxin,TA system)由位于同一操纵子中分别编码毒素蛋白和抗毒素蛋白的毒素基因和抗毒素基因构成。其编码的毒素蛋白具有不同的生化活性,可通过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