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计量”重要概念的教学探究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chou1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质的量”与“气体摩尔体积”是中学化学计量体系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因衍生概念较多且抽象,这两部分内容一直都是一线教学的重难点。深度学习是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种有效方式,但目前较少有深度学习导向的化学计量体系教学研究案例。因此,以深度学习为理论指导是化学计量体系中概念教学探究的新方向。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意图总结前人探究的价值,提出研究新目标;然后根据深度学习理论,明确教学设计思路,利用交互式软件设计了课堂师生活动,并进行了教学实践。同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在化学计量版块,利用交互式软件设计的深度学习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发展此体系内容对应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水平,研究的案例可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论文总共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以“物质的量”和“气体摩尔体积”为主题,进行文献资料统计分析,明确教学难点成因,了解突破难点的策略研究现状,由此确定了论文研究方向即根据深度学习理论指导,利用交互式软件设计《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和《气体摩尔体积》两课时师生活动,并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1和素养3目标水平的发展进行实证研究。第二部分,基于现状分析,提出了本研究的目标为形成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物质的量”等抽象概念,从而有效发展其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教学案例。此外,根据研究目标明确了具体研究内容,并确定了采用文献研究、课堂观察、调查研究和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第三部分,分析了研究主题内容对应的学科核心素养目标、蕴含的学科思想方法,进而明确了教学目标;然后根据深度学习理论指导概述,阐述了如何融入学科思想方法,构建深度学习教学活动的设计思路;最后参照北京市海淀区在深度学习项目研究实践中形成的课时教学设计模板,利用交互式软件平台,设计了《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和《气体摩尔体积》两课时教学活动。第四部分,进行教学实践和实证研究。选取高一年级两个平行班进行了对比教学,其中实验班采用本研究利用交互式软件设计的师生活动进行教学,对照班则使用传统教学方式。并通过课堂观察、问卷调查、试卷测试等方式收集数据,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素养发展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第五部分,对研究进行了总结。在化学计量体系概念教学中,以深度学习理论指导,利用交互式软件设计师生活动的教学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发展此体系对应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水平。除此以外,此部分也指出了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从栽培品种、季节,主要工艺流程以及流程中的技术要点着手,总结地栽香菇栽培技术,以期推广。  【关键词】:香菇 栽培 技术  1 栽培品种、季节  1.1品种选择  地栽香菇是反季节栽培香菇,在夏、秋季长菇,一般选择中、高温型的品种,如cr02、cr04、L18、L26、武香1号等。  1.2栽培季节  制袋时间安排在11月中旬-翌年2月初,覆土转色在3月-4月,出菇管理在4月-11月
通过论述投标阶段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性及其编制特点,提出承包商加强对投标阶段施工组织设计重要性认识的若干问题.
多视图学习利用视图间的互补信息辅助异构特征的融合,有效解决大数据中的异构问题。在多视图研究中,子空间学习将不同视图映射到公共子空间上,以达到特征融合的目的,因而受到了广泛关注。近年来,基于非负矩阵分解的子空间学习算法,能够融合多视图异构特征,实现数据降维,避免“维度灾难”。然而,该类方法对于含噪声的多视图数据仍然面临着一些严峻的挑战。本文基于双图正则化框架和非负矩阵分解技术,针对子空间学习中的降噪
本文结合具体工程对预应力桥梁现浇连续箱梁上部结构施工工艺进行了探讨,针对现浇连续箱梁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介绍了我国建设项目各阶段造价的控制方法,分析了其存在的种种弊端,提出了造价控制的改进模式.
随着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我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低压低渗透油田,而清洁压裂液相比传统压裂液具有低滤失、低残渣、快速返排等特点,因此可以满足低压低渗透油田的施工要求。为
面对入世后的挑战和机遇,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建筑企业的战略选择.
钢结构在交通运输、土木建筑、道路桥梁、采矿石油等领域应用十分广泛。应用在这些大型工程领域中的钢结构比较复杂,又长期处于环境腐蚀、承受巨大外力等恶劣环境中,使得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