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分别以豆梨为砧木的‘新水’、‘丰水’和‘台中二号’3个砂梨品种为试材,研究了梨供试品种果实和芽发育过程中内源多胺种类、形态及含量变化,分析了植物生长调节剂与外源多胺处理对梨果实、萼片和芽发育及其与多胺代谢的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新水’、‘丰水’和‘台中二号’梨果实生长发育早期含有5种多胺,其中Cad和Hex含量在花后30天左右降低至无法检测;游离态和束缚态多胺含量变化均随着果实发育逐渐降低。对果实利用GA3和Spd进行外源处理可诱导果实中束缚态Put含量显著升高并促进果实鲜重生长;(2)‘新水’、‘丰水’和‘台中二号’梨果实生长过程的Probit分析与多胺测定结果表明:果实中游离态多胺含量的高峰期与果肉细胞分裂期相同,而束缚态多胺含量出现的高峰期不仅与果肉细胞分裂期一致,也与果肉细胞膨大期重叠,砂梨果实的果型大小与果实主要生长期天数有密切关系;(3)‘丰水’梨脱萼果中Put、Spm和Spd3种束缚态多胺含量显著高于宿萼果,表明梨果实的萼片发育与内源束缚态多胺含量变化有密切关联。盛花期施用浓度为50ppm的GA3和GA4+7能显著提高‘丰水’梨果实的宿萼率,而浓度为500ppm的PP333处理则显著提高了果实脱萼率;(4)在‘丰水’梨芽发育过程中,束缚态多胺以Spd为主,而游离态多胺以Spm为主;短果枝顶芽和新捎腋芽中多胺含量高峰期分别出现在6月上旬和7月下旬,这与梨树短果枝花芽和腋花芽的生理分化期一致;外源Spm和Hex处理能够显著增加新梢腋芽中束缚态和游离态多胺含量,GA3处理则显著降低了新梢腋芽中束缚态和游离态多胺含量,GA4+7处理未见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