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处理医院污水,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及后续消毒效果好,可替代传统污水处理工艺。本文对MBR系统处理医院污水的相关水质指标进行了监测,并对MBR出水进行了臭氧消毒研究。MBR系统氨氮的进水浓度在16.1~90.0 mg/L之间,平均去除率高达97.9%;进水COD在70.2~197 mg/L之间,出水COD稳定在26.8 mg/L以下,平均去除率为85.1%。MBR系统进水中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的平均浓度分别为4.00×10~5 CFU/mL、5.40×10~7 MPN/100mL和1.70×10~7 MPN/100mL,经ClO2消毒后,菌落总数平均浓度为129 CFU/mL,相应的对数去除率为4.6,总大肠菌群平均浓度为218 MPN/100mL,粪大肠菌群基本未检出;正常运行期间,MBR系统平均出水浊度为0.63 NTU。该工艺可实现对医院污水的有效处理,所监测水质指标均能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466-2005)的要求。运行费用估算表明,系统处理费用约为1.31元/m3。为降低氯化消毒副产物的产生量,本论文研究了臭氧对MBR出水的消毒效果,建立了液相臭氧浓度的分析监测方法,结果表明,液相臭氧浓度随着通入反应器的气相臭氧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臭氧投加结束后,液相臭氧浓度衰减速率逐渐趋缓。在MBR出水臭氧消毒试验中,当气相臭氧浓度的投量为8.48 mg/L,持续15 min,随后密闭静置25 min时,菌落总数由1.02×10~4 CFU/mL减少为625 CFU/mL,总大肠菌群由不少于2.40×10~4 MPN/100mL至未检出,粪大肠菌群未检出。菌落总数的对数去除率与累计液相臭氧浓度的关系式符合Chick-Watson消毒模型,可较好反映臭氧的消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