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义利关系”的碳金融发展动力机制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mmd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低碳经济的兴起,碳金融日渐成为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抢占未来先机的关键。作为碳金融发展的主体,国内金融机构发展动力普遍不足。研究碳金融发展的动力机制,以激励和约束金融机构发展碳金融,对于促进我国实体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国内外碳金融发展动力相关研究梳理的基础上,首先对国内碳金融发展存在动力缺失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继而剖析了发展碳金融动力机制,认为导致当前碳金融发展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发展碳金融所能带来“义”的正外部性无法内部化。基于此,从促进义利转化的角度考虑构建碳金融发展的动力机制,借鉴外部性内部化的相关途径,对碳金融发展义利转化的过程进行了理论假设。将义利转化的过程进行了阶段性的划分,划分为以政府规制为主的义利对立阶段、以市场机制主导的义利共存阶段以及自愿参与的义利共生三个阶段。然后采用进化博弈的方法,对之前的理论假设进行博弈论证。论证表明,义利对立阶段政府与金融机构的博弈将会促使政府从强制规制到放松规制的转变,金融机构也会在政府主导下开始逐步认识到发展碳金融所能带来的收益,碳金融“义”的外部性逐步内部化。在义利共存阶段,金融机构与公众的博弈将决定碳金融发展程度。公众的关注程度越高,碳金融的正外部性就越能够转化为经济收益,发展动力越充足。正外部性的逐步内部化,碳金融盈利模式日渐清晰将会促进机构迈入义利共生阶段,实现碳金融可持续发展。针对义利关系阶段性划分,提出构建合理机制推动碳金融发展由对立走向共生。具体包括,义利对立阶段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规范作用,加大对发展碳金融的补贴力度,促使金融机构发展碳金融外部性得以内部化;在义利共存阶段,充分发挥市场竞争的自我调节能力,推动金融机构充分认识到发展碳金融所能带来的收益,自发向碳金融可持续发展的义利共生阶段迈进;义利共生阶段,逐步实现碳金融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翻开青海脱贫攻坚走过的2017年,如同翻开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河南、同德、都兰3县接受史上最严格的国家第三方评估验收,顺利摘帽,“三率一度”在全国28个摘帽县中位居前列;
期刊
临床护理工作中,由于长期大量输液,微泵使用高浓度药物,刺激性强;留置针局部静脉留置时间过长、或固定不妥;血管脆性增加等原因,容易引起患者静脉输液局部外渗。轻者表现为局部组织
交叉持股在我国的发展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1999年我国出现首例较大比例的交叉持股———上市公司辽宁成大与广发证券之间互为对方第二大股东。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
渔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扩大就业、促进渔民增收、推动经济增长等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福州市渔业资源丰富,渔业发展历史悠久,长期以来在全国水产品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渔
目的研究自体肋软骨移植构建鼻尖软骨复合体手术对鼻部整形患者鼻部塑形效果及血清hs-CRP、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北京丰台右安门医院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鼻部整
对广东线路防雷现状进行分析,阐述落雷密度与雷击跳闸率的相关性,并根据线路反击、绕击跳闸比例,雷击跳闸杆塔的地形、接地电阻、雷电流幅值、地线保护角、绝缘子类型等运行
文章将高校新教师的角色适应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从学生角度初步认知教师角色;进入"教师角色"与教师角色的碰撞期;调试已有角色认知并尝试恰当的角色扮演;适应教师角色,并逐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