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双酚A暴露对子代神经发育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djflskd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孕期双酚A暴露对儿童神经发育的影响背景: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母亲孕期暴露于双酚A(BPA)可能会影响婴幼儿脐带血甲状腺激素水平、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儿童的神经发育。然而,在年龄较小的婴幼儿中,特别是在中国,相关研究较少。方法:依托于山东莱州湾出生队列(LWBC),我们检测了506名孕妇尿液BPA浓度与脐血甲状腺激素水平,并使用格塞尔发育量表对其孩子在12个月(N=368)和24个月(N=296)进行神经发育评估,运用线性回归和广义线性模型分析母亲孕期BPA暴露与儿童发育商分数(DQs)、脐血甲状腺激素水平之间的关联。结果:母亲尿液BPA浓度的中位数为0.48μg/L或1.05μg/g creatinine。母亲BPA浓度与12个月的儿童神经发育商分数(DQs)呈负相关,孕期BPA浓度每增加10倍其应物能DQs下降1.43点(β=-1.43;95%CI:-2.30 to-0.56,p=0.001)。按性别分层后,孕期BPA浓度与男孩(p-trend=0.012)和女孩(p-trend=0.028)的应物能DQs和女孩的应人能DQs(p-trend=0.019)呈负相关。在24个月时,仅在女孩的中孕期母亲BPA浓度与言语能DQs存在显着的负相关(β=-1.69;95%CI:-3.23 to-0.15,p=0.032)。同时我们也发现母亲孕期BPA浓度与脐血T4呈负相关(β=-0.04;95%CI:-0.06 to-0.01,p=0.002),且在女孩中更加明显(β=-0.06;95%CI:-0.09 to-0.03,p=0.000)。结论:基于中国人群,我们发现母亲孕期BPA暴露对12和24月龄儿童神经发育和胎儿期甲状腺激素的潜在影响,尤其是女孩中更明显。第二部分胚胎期双酚A暴露对斑马鱼神经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目的:BPA是一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本研究运用斑马鱼动物模型初步探讨胚胎期BPA暴露对斑马鱼发育和神经行为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对发育至4 hpf(hourpost fenilized,hpf)正常的斑马鱼受精卵以不同浓度BPA(0、2.5、25、250、2500μg/L)染毒处理,观察并记录斑马鱼存活率、畸形率和孵化率、斑马鱼胚胎24 hpf自主运动和48 hpf心率,并对发育至144hpf的斑马鱼幼鱼进行神经行为学检测。收集幼鱼,检测其甲状腺激素水平及其相关激素合成和调控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各BPA浓度组144 hpf斑马鱼的存活率、畸形率和孵化率未受到影响。暴露于2500μg/L浓度BPA的斑马鱼胚胎24 hpf自主运动和48 hpf心率与对照组相比下降(P<0.05),发育至144 hpf的幼鱼运动总距离和平均速度降低(P<0.05)。暴露于250μg/L和2500μg/L浓度BPA的斑马鱼幼鱼在光暗周期刺激下的运动行为改变,主要表现为运动总距离减少(P<0.05)。同时我们也发现暴露于高浓度下BPA的斑马鱼幼鱼甲状腺激素水平(TT4、FT3、FT4)明显降低(P<0.05),甲状腺激素激素相关合成及调控基因(Tg、NKX 2.1)表达量升高(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BPA对斑马鱼具有一定的发育毒性和神经毒性,其毒性可能是通过影响甲状腺激素通路介导。
其他文献
用透射电镜对冲击波加载的工业纯铁塑性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变形机制不同于准静态加载,塑性变形过程中冲击波绝热温升和亚结构的不稳定性使位错不断进行重新排列,应变
复杂性肾结石是指伴有高龄或合并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严重尿路感染等基础疾病或结石复杂手术中难以取净的结石,是临床上治疗的难点。传统开放性手术对患者创伤较大
以"黑客J"驰名网上的计算机高手杰西&#183;塔特两年前同意帮助政府计算机防护系统对抗黑客、小偷和恐怖主义者的袭击,对他而言这是个明智的决定.
哈密,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旅游胜地,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哈密地委、行署于2003年初启动了电子政务工程.经过两年的发展,哈密地区克服了起步晚、资
聚醚砜(PES)因具有较强的耐热、耐酸、耐辐射性等优势,成为制备超滤膜的一种优良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生化制药、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但在PES超滤膜的生产过程中,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