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罂粟总生物碱镇痛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yun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野罂粟总生物碱(Total Alkaloids of papaver Nudicaule, TAPN),是从罂粟科植物野罂粟中提取出来的总生物碱,经基础研究及民间应用证实,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且毒性较低,连续多次用药未出现致躯体依赖性,可能是一种新型镇痛药,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该课题的目的在于研究TAPN镇痛作用特点及作用部位,并探讨其镇痛作用机制.结论:1.TAPN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作用强度弱于吗啡,约为吗啡的1/5~1/4,但镇痛作用维持时间明显长于吗啡,可持续4h以上,且其镇痛作用无耐受性.2.TAPN的镇痛作用部位主要在外周,同时也具有中枢镇痛作用,且在脊髓以上水平.3.TAPN抑制PG的合成,可能是其发挥外周镇痛作用的主要机制;其中枢镇痛作用与阿片受体无关,但似可被Ca<2+>所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运用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建立血脑屏障模型,研究1,25(OH)2D3对Ap跨血脑屏障转运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MTT实验考察不同浓度1,25(OH)2D3对细胞的毒性作用,筛选实验药物浓度。(2)采用低氧诱导方法模拟阿尔兹海默疾病中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上LRP1、BCRP及RAGE的改变,经1,25(OH)2D3干预细胞后采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由以下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3-酮基-6-O-甲基红霉素-9-取代肟基衍生物的合成与体外抗菌活性。 鉴于近年来发现3位酮基红霉素衍生物不仅对革兰氏阳性菌有很好的抗菌活性,而且对红霉素耐药菌也具有很好的抗菌活性。所以我们分别从克拉霉素和红霉素A出发,设计合成了一系列3-酮基-6-0-甲基红霉素-9-取代肟基衍生物。 在本工作中,我们共试验探索了四条合成路线,其中路
右旋布洛芬混悬液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临床作用是抗炎镇痛.一、处方设计主药为右旋布洛芬2.0g,辅料确定为羧甲基纤维素钠0.5g,黄原胶0.2g,苯甲酸钠0.2g和柠檬酸0.3g.制成的
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互联网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进千家万户,这直接导致了网络会展的诞生。网络会展的诞生,给传统会展,带来了诸多的冲击和挑战,这也是使得传统会展更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