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国家安全战略是关于国家安全目标及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的全局性、持久性方案,其内容、目标及其实现途径与手段随着国家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发生调整。进入21世纪以来,阿联酋的安全威胁界定、国家安全战略目标和安全决策体系发生了显著变化。阿联酋的国家安全观实现了从以政治安全为核心的传统安全观,向涵盖政权安全、宗教安全、网络安全、人口安全等更广泛领域的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转变。阿联酋国家安全战略的变化,成为阿联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安全战略是关于国家安全目标及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的全局性、持久性方案,其内容、目标及其实现途径与手段随着国家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发生调整。进入21世纪以来,阿联酋的安全威胁界定、国家安全战略目标和安全决策体系发生了显著变化。阿联酋的国家安全观实现了从以政治安全为核心的传统安全观,向涵盖政权安全、宗教安全、网络安全、人口安全等更广泛领域的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转变。阿联酋国家安全战略的变化,成为阿联酋内政外交政策转变阿联酋国家安全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受到阿联酋国内权力变动、阿布扎比王储穆罕默德·本·扎耶德的决策偏好、维护经济安全的现实需求、阿联酋联盟关系变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第一,自穆罕默德·本·扎耶德2004年被确立为阿布扎比王储以来,尤其是2014年实际掌握国家权力后,主导了阿联酋国家安全战略的转型。第二,穆罕默德·本·扎耶德个人政治雄心和决策偏好在外交和安全事务上突出表现为对政治异见势力和政治伊斯兰主义力量的强硬打击,在政策制定和实施上表现为从制度性的路径依赖转变为对非制度性的私人关系及个人能力的偏好,其领导阿联酋成为地区军事强国的个人雄心,促使阿联酋加强军事能力建设、扩大海外军事行动范围。第三,阿联酋通过对外经济交往推进经贸合作,维护本国的经济安全,注重深化与伊朗的贸易联系来降低伊朗地区扩张对地区安全秩序的负面影响。第四,地区秩序转型推动穆罕默德·本·扎耶德和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主导的“阿联酋—沙特轴心”的形成,谋求填补地区权力真空。第五,“阿拉伯之春”以来阿联酋与沙特结成“战术性联盟”,以共同应对冲击地区安全威胁,同时阿联酋通过与以色列实现关系正常化,寻求更加多元的安全伙伴、提升本国安全的自主性,逐步摆脱对传统盟友美国的安全依赖。阿联酋的国家安全战略实践覆盖反恐、宗教安全、人口安全、网络安全、能源安全等领域。在地区反恐领域,阿联酋积极与域内外国家结成安全伙伴,合作应对地区恐怖主义威胁。在宗教安全领域,阿联酋政府通过宗教国家化手段,不断强化国家对宗教事务的主导。在人口安全领域,阿联酋政府通过强化国家认同的主导地位,来应对国家内部认同多样性对本国人口安全的潜在挑战。在网络安全领域,阿联酋政府通过提升网络安全框架的有效性和灵活性、发展网络安全教育、完善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推进政府办公的数字化转型等措施,应对本国面临的网络安全威胁。此外,阿联酋政府还将能源安全、粮食安全、卫生安全、水安全等纳入国家安全战略的整体布局之中,不断完善国家安全战略体系的构建。中东地区秩序尤其是安全秩序的变化,使得阿联酋在新的安全动因的驱动下,本国的角色定位从地缘政治的参与者转变为地区秩序的塑造者,从安全公共产品的消费者转变为安全公共产品的提供者。穆罕默德·本·扎耶德主导的阿联酋国家安全战略转型,使得阿联酋对内加强联邦中央政府的统治,对外推行更加主动有为的外交政策,强化本国对地区安全事务的主导地位,以此打造地区安全的“阿联酋模式”。
其他文献
[目的]明确富矿岩溶区饮用水源地水质情况和重金属元素健康危害程度,完善水源地环境管控措施,为当地饮用水健康风险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为水体重金属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以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饮用水源地为例,监测了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的水质常规指标和重金属Fe, Mn, Cu, Zn, As, Pb的含量,结合单一熵权法和聚类权法,引入相对隶属度和级别特征值对水体进行水质模糊评价,并采用美国环境保
误解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会对交际的成功与否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媒介。由于互联网的独特性,网络新闻的误解不仅会对语言交流产生不利影响,而且会对社会稳定、经济建设和政治安全产生负面影响。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新闻误解进行了研究。但是,从语用学角度对新闻误解的研究较少,对网络新闻误解的研究更是寥寥。本文以英语新闻网站和英语社交媒体上从2020年1
关于画家:彼得·迪姆(Peter Diem)是一位荷兰画家,于1945年12月在荷兰科堡出生,父亲是荷兰人,母亲是德国人,在三岁时来到阿姆斯特丹。他的童年艰难,在阿姆斯特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迪姆和他的家人就不被阿姆斯特丹人所喜欢。高中毕业后,迪姆前往一所平面设计学校学习平面作品。迪姆的灵感来自眼镜蛇团体(来自哥本哈根、布鲁塞尔和阿姆斯特丹的艺术家团体)并进行了疯狂的实验,色彩成为他最重
新冠疫情的突然出现和迅速扩散,给国际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各国的外交方式受疫情影响也进行调整,开启非常态模式——线上“云外交”,这种外交方式甚至成为2020年中国外交的最大亮点。本文试图将疫情期间中国进行“云外交”的具体内容和措施,放在国际话语权的框架下进行分析,论述其在疫情期间对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和国家形象塑造的作用与意义。首先,本文对云外交的基本概念和三种表现形式——电话、
关于画家:露西·史蒂文斯(B.Lucy Stevens)是国际知名的混合媒体艺术家,她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在新罕布什尔州长大,在那里她整日爬树和捉青蛙。这个小女孩儿很快被艺术活动所吸引,但对作为作家的祖母的钦佩却鼓励她走同样的道路。她开始了写作生涯,并在罗德岛学院教授文学超过二十年。她每天的每时每刻都伴随着她的图画(笔记本,学生作业的边际,购物清单,信封,纸巾……)。2006年,露西决定辞掉工
关于画家:迈克尔·托恩格斯(Michael Toenges)1952年生于德国,现在居住在科隆,在勒沃库森工作。毕业于科利菲尔德设计与艺术学院,1980年至1981年曾在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短暂学习。他曾在德国、瑞士、比利时、荷兰和美国举办过展览,作品被科隆的科伦巴美术馆和瑞士的阿劳美术馆收藏。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引发国际关系的深刻变革,西方借机掀起一轮声势浩大的对华污名浪潮。在美国,以特朗普“推特治国”为信号,推特逐渐成为西方政要们对华舆论传播的重要媒介和舆论风向标,也是此次疫情污名化精准展演的社交平台。本文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西方政治意见领袖推特贴文展开话语分析与语义网络分析,探索他们发起哪些污名议题、采取哪些话语策略促进议题扩散、以及对媒体产生什么样的议程建构效果,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