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市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旅游游憩成为人民一种追求幸福生活的重要途径,而城郊风景名胜旅游区是人民进行休闲游憩活动的重要空间。现有的城郊风景名胜旅游区景观吸引力如何,如何不断提高城郊风景名胜旅游区的景观吸引力并进行改造在实际中缺乏相关的评价理论和方法。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利用“推拉”理论从研究景观吸引力的产生机制出发,建立了景源价值、景观感知度、景观可达度三方面“推拉阻”层次模型,并通过文献研究法、先导性探索法建立层次模型中8个指标层、29个因子层。参考相关论文建立评价标准,采取定量和定性结合的评价方法运用单指打分法、游憩者问卷打分法对青秀山风景名胜旅游区景观吸引力进行了综合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分析了青秀山风景名胜旅游区在提升吸引力方面的优势及建设过程中的不足,促进了青秀山风景名胜旅游区可持续管理和发展。(1)通过对景观吸引力的基础理论归纳总结,确定了青秀山景观吸引力是由景源资源的拉力,游憩需求的景观感知度推力,景观的可达性阻力构成;制定基础评价模型后结合景观吸引力产生机制通过文献研究法、先导性探索法对评价指标进行探索研究,最终得出了南宁青秀山风景区景观吸引力的评价指标建立了评价模型。(2)美景度在景观吸引力评价模型中是最重要的,奇特度与知名度分别位列第二,第三。在提升景观吸引力角度应重点提升景区的美景度与景观奇特度和景区的知名度。通过游憩者调查问卷打分与单指标评分得知,对小于等于3分的指标进行梳理。他们分别是网络曝光率(1分),营销力度(2.6分),文物艺术(2.95),奇特度(3分),空间距离(3分),停车场(3分)。景区在日后提升景观吸引力过程中应重点关注这些指标。(3)游憩者前往青秀山风景名胜旅游区游憩动机最重要的推力原因是“回归自然,游览美丽郊野风光”,最重要的拉力原因是“森林覆盖率大,空气清新”,阻力原因最大的是“区位条件及外部距离远近”。(4)南宁青秀山风景名胜旅游区景观吸引力综合得分3.89,具有省际吸引力。本文将通过理论结合实践分析了青秀山风景名胜旅游区景观吸引力产生的机制,建立了评价模型,分析了游憩动机与原因。通过对青秀山的景观吸引力评价结果为景区优化提升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