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工程法敲除恶臭假单胞菌KT2440和谷氨酸棒状杆菌ATCC 13032染色体基因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rd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组工程(Red/ET, recombination mediated genetic engineering)是指通过重组酶催化DNA分子之间的同源重组而实现DNA克隆和DNA修饰一种基因工程手段,是一种新型高效的遗传工程技术。其中的重组酶主要是λ噬菌体中redαβ基因表达的蛋白和Rec前噬菌体中的recET表达的蛋白。利用重组工程从理论上可以完成对多种细菌及真菌中染色体DNA的敲除及修饰,而且通过重组工程可以避免其他基因敲除方法中要构建克隆的步骤,直接进行OE-PCR (Overlap extension PCR,重叠延伸PCR)即可获得重组片段。此种方法最先在大肠杆菌中实现,现在经过完善已逐渐在其他细菌及真菌中实施。本课题中的恶臭假单胞菌KT2440 (Pseudomonas putida KT2440)是在生物降解及异源表达中有重要作用的环境微生物,谷氨酸棒状杆菌ATCC 13032(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ATCC 13032)是在工业中发酵生产各种氨基酸的菌株。随着这两种菌株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对其基因功能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基因敲除是研究基因与蛋白质关系的重要手段,通过重组工程介导的基因敲除可以实现两种菌的高效基因敲除。本文介绍了不同系统的重组工程方法分别对P. putida KT2440和C. glutamicum ATCC 13032进行染色体基因敲除。对P. putida KT2440进行基因敲除中共涉及了一种双质粒系统和三种单质粒系统,只有双质粒Cre/loxP系统和一种由丙酮诱导的Cre/loxP单质粒系统完成了四种基因的无标记敲除。具体方法是制备含有能够表达相关重组酶基因的质粒的P. putida KT2440电转感受态细胞,将通过OE-PCR获得的重组片段转入到电转感受态细胞中,涂布于含有卡那霉素抗性的平板上进行筛选,在双质粒系统中,验证正确后,制备电转感受态细胞,转入含有cre基因的质粒,进行抗性基因的敲除,在此系统中目的基因的无痕敲除效率最高可以达到100%;在单质粒系统中,第一步的同源重组效率只能达到双质粒系统的1/5,推测可能与Cre酶的高本底水平表达有关,得到卡那霉素抗性菌株后直接接入含有丙酮的培养基中进行诱导培养一代即可消除抗性基因,虽然敲除效率达不到双质粒系统的效率,但是操作更加方便简洁且适合于高通量操作。对C. glutamicum ATCC 13032进行基因敲除中,本研究构建了redαβ和recET两种重组酶表达载体,其上包含有同源重组所需的各种重组酶基因,以及双链断裂修复过程中需要的I-Scel基因,具体方法是制备含有能够表达相关重组酶基因质粒的C. glutamicum ATCC 13032电转重组感受态细胞,将通过OE-PCR获得的重组片段转入重组感受态细胞中,涂布于含有卡那霉素的抗性平板上进行筛选,通过PCR进行验证,获得含有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重组目的菌株。随后进行I-SceI介导的双链断裂修复系统进行第二次同源重组消除抗性基因。本研究用redaαβ.系统完成了crt12和upp两种基因的敲除,用recET系统完成了crtI2、upp和cgp3三种基因的敲除以及fasR基因中丝氨酸(AGT)到天冬酰胺(AAT)的点突变实验。但结果尝试了多种方法仍未实现I-SceI介导的抗性基因敲除,进一步的实验还在进行中。
其他文献
《条例》第37条将"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教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环保、公共交通等"福利性质的,由非行政机关承担的,属于非权力型行政活动也纳入
会议
首先从全球视角提出研究同处东亚的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的乡村规划与建设经验的重要意义。继而回顾韩国和台湾地区、日本的乡村发展历程,指出这些经济体都经历过乡村衰败、
有关红细胞参与免疫的机能很早就为人们所认识 ,以红细胞膜表面补体受体分子介导的红细胞免疫粘附 (Red Cell Immune AdhesionRCIA)机制是红细胞发挥免疫功能的基本手段。除
<正>一、问题的提出:环评领域中风险的不确定性引发司法审查困境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日益复杂多变的风险社会。正如英国学者安东尼·吉登斯所指出
会议
20世纪70年代,为了解决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之间日渐扩大的经济发展差距,韩国政府发起了一场声势十分浩大的新农村建设与发展运动,这场运动被称之为新村运动。韩国新村运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MODIS卫星C5气溶胶产品,分析了近60年西安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西安日照时数在1981-2001年之间存在明显的下降趋势,以春、夏
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方向的创新性探索,将人格构建规律作为基本出发点,对学生社会人格特征的形成过程进行具体分析,进而在学生社会人格构建过程中渗透出社会发展心理的引导作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韩国可谓是一个贫穷且让人看不到希望的国家,新村运动是韩国人民力求摆脱贫穷的开始。在政府创导和扶持下,新村活动从单纯的农村支援事业扩大至城市及整个
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从学校跨入社会的桥梁,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大学生适应社会能力起着关键性作用。本文从多方面论述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从不同角度对
红细胞是一种天然免疫刺激剂和免疫调节剂,数量巨大的血红细胞在机体天然免疫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对红细胞免疫的研究历史、目前研究现状进行了较系统的阐述,并概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