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 目的 通过EC耳脑胶在大鼠脑组织上使用后的相关病理学结果分析,探讨EC耳脑胶在大鼠颅内使用的安全性.方法 取雄性SD大鼠12只,采用自身对照.先取头顶一侧旁中线切口,切开头皮各层,推开骨膜,及颅骨钻孔扩大骨窗至直径约3mm.于显微镜下切开硬脑膜及蛛网膜,充分暴露顶叶脑组织至骨窗缘,滴EC耳脑胶于暴露的顶叶脑组织上(直径约3mm);硬脑膜不缝合,头皮用可吸收缝线连续缝合作为实验组.对侧按同样方法处理,但不滴EC耳脑胶,作为对照组.在术后1,3,7,28天分别取相应小组大鼠脑组织标本制成病理切片,观察有无神经元损害、胶质增生、水肿、纤维增生、炎症反应,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两组在术后第1天、3天、7天、第28天均存在神经元的损害,但在第1、3天相对来说最重,第28天最轻.统计学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在实验组和对照组未发现有胶质增生;统计学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手术后的水肿在观察阶段两组均存在,但在28天有所减轻;统计学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4.在实验组和对照组手术区及边缘的软脑膜上未发现纤维增生;统计学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5.两组在第3天发现有少量的淋巴细胞浸润,未发现中性粒细胞.统计学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EC耳脑胶在大鼠脑组织上使用时,未显示除手术操作外的脑组织进一步损害;EC耳脑胶能在大鼠颅内手术中安全使用.第二部分 目的 探讨EC耳脑胶在神经外科手术中修复硬脑膜囊完整性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68例择期开颅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8).实验组在脑病损切除后,硬脑膜切口用4-0丝线连续缝合后,再用EC耳脑胶加自体筋膜粘封硬脑膜切口;对照组的硬脑膜切口只作连续缝合.其余同神经外科手术前、术中和术后处理.术后观察两组病人拔除硬脑膜外引流管前后腰穿脑脊液的红细胞数改变情况,引流量,拔引流管前后的脑膜刺激征、头痛症状及体温等指标,并对以上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判断有无硬脑膜外的血性液体返流入硬脑膜下的可能.结果 1.术后腰穿脑脊液中的红细胞计数比较:①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拔引流管前腰穿脑脊液红细胞数比较,实验组脑脊液中的红细胞数(中位数127×10<6>/L)少于对照组脑脊液中的红细胞数(中位数1060×10<6>/L),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拔引流管后腰穿脑脊液红细胞数比较,实验组脑脊液中的红细胞数(中位数103×10<6>/L)少于对照组脑脊液中的红细胞数(中位数165×10<6>/L),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实验组在拔引流管前、后脑脊液中的红细胞数比较,拔引流管后脑脊液中的红细胞数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④对照组在拔引流管前、后脑脊液中的红细胞数比较,拔引流管后脑脊液中的红细胞数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⑤实验组与对照组:拔引流管后脑脊液红细胞数多于拔引流管前脑脊液红细胞数的病例比较,在实验组少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1例,对照组8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术后硬脑膜外引流液量比较,实验组的引流量(中位数277.5m1)少于对照组的引流量(中位数500m1),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拔引流管前、后两组脑膜刺激症比较,实验组的患者比对照组的患者脑膜刺激征要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4.拔引流管前、后病人诉有头痛,其中实验组23例,对照组32例,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5.拔引流管前体温大于38℃,在实验组有10例,对照组有11例,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在拔引流管后的体温大于38℃,实验组有2例,对照组有10例,两组结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EC耳脑胶加自体筋膜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用于粘封硬脑膜切口修复硬脑膜囊的完整性,能够减少术后硬脑膜外血性液体返流入颅内,并能够减少患者的发热、脑膜刺激征等相关症状,还可减少脑脊液中的红细胞数、硬脑膜外引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