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提高保护区旅游区植物景观的宣教功效和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本文以黑龙江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法、行为跟踪法、行为观察法、样方法、语义解析法等方法,对挠力河保护区的千鸟湖旅游区植物景观进行了展示规划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千鸟湖旅游区植物物种多样性调查分析;(2)基于植物的游客满意度与认知需求调查;(3)千鸟湖旅游区植物景观评价;(4)千鸟湖旅游区植物景观展示规划。研究结果表明:1、千鸟湖旅游区植物资源丰富,尤其是游客电瓶车路线和游客步行路线区域,可以观察到植物28科55属68种,包括有观叶、药用、观果、饲料等八类植物资源,其中,具有观花和观果双重观赏价值的菊科(Compositae)和蔷薇科(Rosaceae)占绝对优势。2、千鸟湖旅游区的游客以慕名首次(94.20%)来此亲近自然、观鸟、休闲度假的游客群为主体(78.88%),尤其是省外游客群(59.76%)。认为以湿地植物资源、鸟类资源、气候水域资源等湿地主体资源为背景的整体湿地大景观是该保护区最具魅力的旅游资源(98.60%),尤其是夏秋季节湿地植物大尺度范围内的绿色景观(50.71%),游客评价较高,也是吸引游客来此的主要目的。但主体游客群认为千鸟湖旅游区植物种类丰富度偏低(6.66%),不能满足游客对湿地植物的认知需求,尤其是观花植物方面(53.57%)。3、千鸟湖旅游区植物景观评价结果表明,植物景观的整体效果处于中等与一般好范围;其中,植被景观的空间感(空间开敞的——空间封闭的)、覆盖度(植被覆盖度高的——植被覆盖度低的)、连续度(连续的——不连续的)、生命力(有生命力的——无生命力的)被认为是该区域较为典型的环境要素,认为植物景观变化丰富度(变化丰富的——缺乏变化的)稍低。综合分析,挠力河保护区游客对千鸟湖旅游区植物认知方面在植物种类的丰富度、植物资源如观花植物、药用植物、观果植物等方面存在需求;而旅游区植物物种多样性基本上能满足游客的植物认知需求,只是植物景观配置与完善方面还存在不足;语义解析法的评价结果对这些内容给出了肯定的评价并能作为植物景观规划侧重的参考。最后,以示意图的形式将千鸟湖旅游区的植物展示规划为人工自然混合植物区、水生植物区、湿生特色植物区、自然芦苇区、野生植物区、陆生特色植物区、特色资源植物区等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