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模拟式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gua_d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系统无论是从社会经济发展,还是从环境的角度来考虑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针对并联直流模块式BIPV系统结构,重点对直流模块中光伏组件特性、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有源箝位型电流溃入半桥DC-DC拓扑以及集中逆变模块的并网控制进行了研究,最后搭建了直流模块实验平台。   首先介绍了国内外BIPV应用现状,比较分析了集中式、串式、交流模块式等适用于BIPV系统结构。根据直流模块高增益、小功率、低输入电压、高效率等方面的要求选取了DC-DC拓扑,并对其运行原理以及四个开关管的ZVS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和仿真分析。   针对集中逆变模块,简述了集中逆变器的技术要求,对常用的并网控制策略进行了比较分析,采用了并网电流内环,直流母线电压外环,电网电压前馈的双闭环控制方式,实现并网电流与电网电压同频同相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此种控制策略有效可行。   利用MATLAB软件建立了光伏电池的工程仿真模型,对标准条件下不同温度和不同光照强度下的输出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本文分析比较了常规MPPT控制方法的优缺点,最后,采用了一种变步长的扰动观察法实现MPPT控制,提高光伏电池的利用效率。   设计了200W的直流模块,详细给出了主电路开关管、升压电感、箝位电容以及高频隔离变压器等主要参数的设计和选择,并以XE164FM为核心控制芯片设计了控制系统。最后,搭建了直流模块实验平台,实验结果验证了直流模块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传统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使全世界面临着能源危机,世界各国都致力于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太阳能因其不污染环境、资源丰富、分布广泛等优点,受到人们高度重视
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Inductive Power Transmission, IPT)技术是以交变的电磁场为媒介,将能量从供电端传输到用户端,而无直接的电气接触。与传统的供电方式相比,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具有许多优点:避免使用繁冗导线,减少损耗,节省成本;同时实现电气和机械的双隔离,避免火花,安全可靠;不受水、灰尘的影响,可工作在恶劣环境中,如水下和矿井等。目前,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已应用在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The Joint United Nations Programme on HIV/AIDS,UNAIDS)提出了2030年终结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流行的愿景以及2020年实现三个90%的AIDS治疗目标。目前,我国AIDS流行趋势以性传播为主、男男同性传播逐渐增加,因此,要实现2020年目标和2030年愿景还
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