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立了苹果中九种多酚物质的HPLC(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根据中性酚和酸性酚在结构及性质上的差异,采用不同的流动相体系、不同的柱温、不同的吸收波长等不同的色谱条件来分别分离多种中性酚和酸性酚以及测定其含量。先对七种中性酚标准品和两种酸性酚标准品的色谱分离条件分别进行了探索和优化,最终确定色谱柱选用C18色谱柱,流动相用2mM磷酸水溶液和甲醇,分别建立起苹果中中性酚和酸性酚的HPLC检测方法。本文以市售小国光苹果和红富士苹果为试材,将苹果果实分为果皮、果肉和果核三部分,冷冻干燥后,粉碎并真空包装,冷藏保存。提取苹果中的多酚时,为避免将糖类等物质共同提取出来而影响多酚的纯化和测定,采用乙酸乙酯为提取剂,将苹果多酚从样品的水溶液中提取出来。根据中性酚和酸性酚在不同pH条件下的存在状态不同,确立了用乙酸乙酯在pH=2.0时分离提取酸性酚,在pH=7.0时分离提取中性酚。利用所建立的HPLC方法分别准确测定了小国光苹果和红富士苹果的果皮、果肉和果核中酸性酚、中性酚的种类和含量,并比较了不同苹果品种、苹果不同部位所含多酚的种类和含量的差异。本文所建立的苹果多酚的HPLC的检测方法对苹果多酚含量的准确测定可以对苹果多酚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结果表明: 1.中性酚的分离采用浓度梯度洗脱,60分钟内甲醇的浓度从2%升为40%,相应的磷酸溶液浓度从98%降为60%:最大吸收波长为280nm,柱温为40℃,以及在采用不同流速的条件下,七种物质的峰得到了较好的分离,分离度均大于1.5。 2.酸性酚的分离以30%的2mM磷酸水溶液和70%的甲醇作为流动相,柱温为25℃,最大吸收波长为320nm,两种酸性酚完全分离,分离度为2.5。 3.该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0.022~0.072μg,加标回收率均大于90%,相对标准偏差为1.1%~2.4%,说明该方法准确可靠。 4.苹果中多酚含量较多的是(+)儿茶素、(-)表儿茶素、果皮中的芦丁、绿原酸和p—香豆酸;果皮中中性酚的含量都高于果肉和果核中中性酚的含量;但对酸性酚而言,果核中酸性酚的含量高于果皮和果肉中酸性酚的含量;芦丁和槲皮素在小国光苹果的果肉和果核中未检测出来。 红富士苹果果皮中中性酚含量最高,果核中酸性酚含量最高;芦丁在果核中